现在做的最多的是,九两、七两的。
河南那边喜欢点小的,三两、四两的蜡烛,每次过年在河南那边卖的特别好。
天爷庙以前有刘凤山的时候,还会来找李怀杨订些红蜡烛,后来他去世后,天爷庙也被搞的不像样了,后来就不订蜡烛了。
到时耶稣教堂开始来这里订白蜡烛了,他们每次聚会的时候,手里都要捧根白蜡烛闭着眼祷告。
以前,一根三两的蜡烛卖5分2厘钱。
我可没见过“厘”币。
不过,有这个价格单位。
李怀杨说,2厘钱,是给批发商的价格,最后一乘,零头抹去,让批发商能挣个8厘钱。
其实,他哪里知道批发商卖的价格,在外面他们直接卖一毛。
差不多,翻了一倍。
要不现在李怀杨整天唉声叹气,说制造商不挣钱,挣得就是一个加工费,而倒手卖的,却大把大把的捞钱,他们像是商量好的,每种蜡烛,都定的一样的价,还专门找李怀杨谈过,只允许他批发出去,不让他零卖,不然就去进别人家的蜡烛,这李怀杨对于销路问题,很看重,他可不想自己的地盘出现别家的蜡烛。
他,总认为,积少成多,会成金山。
可事实真的如此?
其实连小财都不算。
李怀杨,总认为,人就跟牛一样,睁眼就要干活,这样日子就会过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