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来送请柬的小厮,连大门都没进,就被前面淮香坊里的伙计打了出去,有那机灵的伙计还嚷嚷着“什么阿猫阿狗,竟然也上门来了!”
不过听说婚礼很是简薄,表妹的嫁妆也很一般,只带了百两银子都不到的东西就进了那家,听说前夫的外家人口众多,想来是没有什么余力为一个婚前失贞的女儿置办物件的。
但是她虽然不识诗书,却很会哄男人,听说没多久就哄得那男人把钱都交给了她,还在府里和大嫂子打起了擂台抢管家权,那日子是过得越来越“热闹”了。
郭静怡这边却在忙着打理东西,要带走的金银细软就有一箱子,衣服又是两个箱子,剩下的东西整理卖出后也还有一箱书和一箱杂物,算下来还不止如此,因为孟良亲口告诉她——
“静怡,你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总不会认为银票出了大衍朝还能再兑换吧?”
没有一家钱庄能遍布大衍朝,更遑论南鸿洲,那些银票只有在对应的钱庄才能兑换成银票,不过不少大钱庄倒是都可以换,只是别家钱庄的银票需要加上些损耗才能兑换,而不能兑换的银票就是一张废纸。
这下一来,要带走的东西又加上了几箱,不过孟良也建议郭静怡,可以把这笔数额庞大的银钱换成金子而不是雪花银,毕竟同等价值的黄金只有白银的十分之一,而体积上又要更小一些,相对来说更方便携带。
他还过问了弟子离开时的琐事,特别提醒郭静怡,最好让对方准备一个大一些的马车,或者干脆用专门的马车装载大家的行李,这样在马车里还能舒服些,免得被行李给挤到。
这些和金银有关的琐事,大多数读书人是不屑去做的,宁愿因为半懂不懂损失银钱,也要嫌弃这些经济活动太铜臭,孟良却是很熟悉这件事的样子,郭静怡想想当年在课堂上那个有趣的小实践,几年后碧波果果核的价格真的从一文钱都无人问津回到了一两银子一斤的正常价钱,便不觉得奇怪了。
她想,对于有大智慧的人来说,大概什么事都是一点就通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