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陶窑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林风在窑体的一侧开了一个通风口,在顶部也留了一个烟囱。
通风对于烧制陶器非常重要,如果通风不好,陶坯就可能烧不透或者变形。
接下来是搭建窑顶。他们用树枝和树叶编织成一个圆形的盖子,盖在窑体的顶部,然后在上面再铺上一层黏土,使其更加牢固。
经过几天的努力,陶窑终于初步建成了。
大家望着这个自己亲手搭建的陶窑,心中充满了期待。
林风说:“现在陶窑建好了,咱们可以开始制作陶坯了。”
陈嘉和方艺将采集来的黏土放在一个大木盆里,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手不停地搅拌、揉搓,让黏土变得更加细腻、均匀。
他们将揉好的黏土分成小块,开始制作陶坯。
陈嘉发挥他的创意,制作了一些碗、盘、罐子等不同形状的陶坯。方艺则在一旁帮忙,将陶坯表面修饰得更加光滑。
林风在一旁仔细地看着他们制作陶坯,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
“这个碗的壁可以再薄一点,这样烧制出来会更轻便。”他说道。
陶坯制作完成后,需要先晾干。他们将陶坯放在树屋的平台上,让阳光和风将它们慢慢吹干。在晾干的过程中,林风不断地检查陶坯的情况,防止它们因为干燥过快而开裂。
几天过去了,陶坯终于晾干了。林风决定开始烧制陶器。他在陶窑的底部铺上一层木材,然后将晾干的陶坯小心翼翼地放入窑内。为了让陶坯受热均匀,他将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
接着,他点燃了木材。火焰迅速燃烧起来,将陶窑内部加热。林风守在窑口,不断地添加木材,控制着火候。
烧制陶器的火候非常关键,如果火候不够,陶坯就烧不硬;如果火候过大,陶坯就可能会烧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