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字字泣血,句句含悲,表达了她对曹丕的深深思念与无尽哀怨,以及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无奈与感伤。
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她心中的血泪所化,诉说着她在宫廷中的孤独与痛苦。
然而,甄姬的这首诗并没有得到曹丕的理解和同情,反而让他更加愤怒。
他认为甄姬是在怨恨他,是对他的不忠。
在郭女王的不断挑拨下,曹丕的心中对甄姬的爱意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猜忌和厌恶。
最终,在黄初二年,曹丕听信了郭女王的谗言,下令赐死甄姬。
当赐死的诏书摆在甄姬面前时,她的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无尽的绝望和悲哀。
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所有的梦想和希望都将化为泡影。
她默默地接过诏书,眼中流下了最后一滴泪水。
这滴泪水,包含着她对世间的眷恋,对曹丕的失望,以及对自己命运的不甘。
甄姬死后,曹丕还下令在她的口中塞满米糠,以防止她在阴间告状。
如此残忍的手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也让甄姬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唏嘘不已。
一代佳人,就这样在风华正茂之时香消玉殒,年仅四十岁。
她的离去,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一道永恒的光芒。
甄姬的死,成为了三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她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