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曹操面前表现出色,曹丕还十分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赢得众人的支持。
他对待下属宽厚仁慈,礼贤下士,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曹丕的这些行为,让他在曹魏集团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许多文臣武将都愿意为他效力。
在曹丕的精心策划和不懈努力下,他终于在这场激烈的世子之争中险胜。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立曹丕为世子。
这一刻,曹丕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成功迈出了走向帝王之路的关键一步。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为曹丕的登基称帝创造了条件。
曹丕顺利继承了曹操的魏王之位,掌握了曹魏集团的最高权力。
此时的曹丕,已经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历经磨砺,羽翼渐丰。
他深知,仅仅继承魏王之位还远远不够,要想实现更大的抱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就必须完成从魏王到皇帝的转变。
在曹丕的精心策划下,一场看似“和平”的“禅让”大戏隆重上演。
他先是指使手下的大臣们联名上书,劝说汉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自己。
这些大臣们纷纷以天命所归、民心所向等理由,力劝汉献帝顺应天意,退位让贤。
面对曹丕的步步紧逼,汉献帝刘协深知自己已经无力反抗,只能被迫接受这一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