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摇曳中,他反复研读曹操的劝降书信。
羊皮纸上"顺天者昌"四个大字刺得他眼眶生疼。
作为江东老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曹操势大,东吴若与之硬拼,胜负难料。
次日朝会,他力主归降的谏言被周瑜的佩剑击碎在玉阶上。
"子布欲陷我于不忠不义!"孙权怒目圆睁,腰间印绶随着剧烈的呼吸起伏。
张昭跪在冰凉的地面,额头贴着青砖,任由冷汗浸透衣袍。
他心中明白,自己的建议虽出于保全江东的初衷,却伤了孙权的雄心。
当夜,张昭独自登上石头城。
江面上,曹军的火把连成星河,对岸传来隐约的战鼓声。
他望着滔滔江水,忽然想起孙坚临终前,那封藏在锦盒里的密信:"若遇危难,可降不可死。"
孙坚戎马一生,深知保存实力的重要性。
而如今,年轻气盛的孙权,又怎会甘心俯首称臣?
寒风吹过,张昭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意识到,自己与主公之间,已经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黄武元年的登基大典上,张昭捧着玉玺的双手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