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二年,建业城被如丝如缕的细雨笼罩着,整座城仿佛沉浸在一片朦胧的愁绪之中。
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地飘落,打在青石板路上,溅起一朵朵微小的水花,发出轻柔的“滴答”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在那庄严肃穆的灵堂前,九岁的陆抗静静地跪在蒲团上,双眼紧紧地盯着父亲陆逊的棺椁。
棺椁被缓缓放下,一点一点地沉入墓穴,每一寸下沉,都仿佛是在陆抗的心口重重地敲了一下。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悲痛,小小的身躯在雨中微微颤抖,却依旧倔强地挺直脊梁,似乎想要用这种方式来铭记这悲痛的时刻。
青铜长明灯在雨雾中明明灭灭,昏黄的灯光在水汽中显得愈发微弱而迷离。
那闪烁不定的光芒,宛如父亲陆逊在世时,为东吴殚精竭虑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
陆抗静静地凝视着长明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三日前。
那时,父亲躺在床上,形容枯槁,然而,当他伸出骨节嶙峋的手握住陆抗时,那手上却仍有力道。
父亲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藏着无尽的期许与嘱托,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虚弱却掷地有声:“抗儿,记住西陵的风。”
西陵的风,那是怎样的风啊?年幼的陆抗心中虽不完全明白父亲话语中的深意,但他知道,西陵的风一定承载着父亲对他的殷切期望,以及对东吴江山社稷的深深忧虑。
那风,或许带着西陵战场上的硝烟味,或许夹杂着父亲在那片土地上的壮志豪情与艰辛付出。
此刻,在这细雨纷纷的灵堂前,父亲的遗言如同洪钟般在陆抗耳边回荡,让他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种下了一颗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建兴二年的建业城飘着细雨,九岁的陆抗跪在灵堂的蒲团上,看着父亲陆逊的棺椁缓缓沉入墓穴。
青铜长明灯在雨雾中明明灭灭,他突然想起三日前父亲握着他的手,骨节嶙峋却仍有力道:"抗儿,记住西陵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