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孙权幕府,诸葛瑾并未急于崭露头角。
当周瑜、鲁肃等谋士激烈争论军政要务时,他常抱臂立于廊下,听晨钟暮鼓与争辩声交织。
直到某次议事,群臣为征剿山越一事僵持不下,主战派主张火攻,主抚派力陈怀柔,双方剑拔弩张。
诸葛瑾这才缓步上前,取过案上竹简:"《管子》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山越据险而居,若以仁德抚之,辅以屯田教化,胜过十万甲兵。"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如清泉涤荡,让满室戾气渐渐消散。
建安二十年,吴蜀荆州之争愈演愈烈。
孙权召集群臣商议时,案头的青铜香炉中,沉香化作缕缕青烟,却掩不住凝重的气氛。"子瑜可愿为使?"
孙权忽然开口,目光灼灼,"你与孔明乃同胞兄弟,此去或能事半功倍。
"诸葛瑾垂眸片刻,再抬头时神色已恢复平静:"瑾既食吴禄,自当效命。但求不负主公,亦不负兄弟情义。"
成都丞相府内,银杏叶簌簌飘落。诸葛亮亲自将兄长迎入书房,案上已备好琅琊老家的蒙山茶。
"兄长可知,此番谈判如履薄冰?"诸葛亮轻拨茶盏浮沫,目光中满是忧虑。
诸葛瑾望着胞弟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想起幼时共诵《诗经》的时光,喉头微哽:"亮弟放心。瑾心中自有分寸。"
谈判持续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