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魂不是能造多少火雷,
是哪怕手里握着最烈的火,
心里也得揣着最暖的‘生’,
让那‘生’,
永远压过‘杀’的念头,
像护腕的血,
像扳指的光,
像野菊的根,
哪怕历经劫火,
也能在灰里,
长出新的春天。”
《地火明夷》
第十一章:龟甲止劫
嘉靖三十七年秋,雁门城西的地洞边缘,硫磺颗粒在月光下泛着青白。崔真伊的指尖捏着龟甲,裂纹在夜色里透着暗红,像极了地听瓮中泛起的细密涟漪。“别点火。”她忽然蹲到赵莽身旁,银步摇垂落的影子扫过他腰间的火折,“地脉里的冤魂太盛,此刻引火,必触地火劫。”
话音未落,地听瓮方向传来“喀拉”巨响——不是火药爆鸣,是地层深处的玄武岩迸裂声。赵莽看见倭寇们的甲胄在月光下骤然发亮,他们埋火囤的地洞冒出热气,硫磺颗粒刚沾到洞口,便“滋滋”腾起蓝焰——那不是人为的火折光亮,是地脉自身的温度,让硫磺硝石混合物达到了燃点。
“是地脉在‘呼气’。”崔真伊将龟甲按在地上,裂纹正对着地洞方向,“三年前泉州港的火、今日雁门的杀,冤魂聚成‘火毒’,早把地脉焐热了。”她忽然指向地洞边缘:“看,扳指碎片!”老匠人那枚“慎火”扳指的残片嵌在洞口,铜锈遇热发出轻响,竟与地脉震动形成共振,像给劫火按了枚“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