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拿到像南亮进这样知名教授的推荐信,那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幅提升。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拿不到南亮进的背书,那么这个学生就算在校的成绩单上全是满分、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写得再天花乱坠,也很难提高留学日本名校的成功概率。
没办法,这些校内和国内的成绩,日本的学校都不认。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国内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没多少深度可言,本科生教育就更不用说了,连基础的通识教育都算不上很完善。
国内教授有些课本里的理论,国际上早更新换代好几轮了,国内却还在用老一套,已经和国际前沿脱节了,国际上自然不认可这种教育下的纸面成绩。
很遗憾,文丽推荐的女学生没有得到南亮进的认可。
厉以宁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张试卷:说道“这是我教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一个学生的期末考卷,这孩子平时成绩就很不错,您看看,连我出的那道关于凯恩斯理论的附加题都答得相当精彩。
这个学生叫王建华,学习特别刻苦,经常到图书馆待到闭馆。他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很有自己的见解。”
文丽也不气馁,又拿了一些试卷出来,对继续向南进亮推荐道:“我这里还有几个学生的卷子。这个叫李明的,是我们系里的学习委员,不仅专业课成绩优秀,英语也很好。还有这个张潇,思维特别敏锐,写的学年论文连我都觉得眼前一亮。”
文丽一边介绍一边心想,一个学生不行,就试试其他学生,总有一个能入得了这个日本人的法眼吧?哪怕就有一个学生能被一桥大学录取,那也是系里的一大进步。
南亮进接过试卷,点头示意:“好的,我仔细看看。”他在椅子上坐得更端正了些,一张一张地翻看起来。
他本来并不打算从华国招收修士生亲自指导,毕竟语言沟通和文化差异都是不小的障碍。
不过裴瑜的表现确实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个女学生不仅英语流利,对经济学的理解也很有深度,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灵气。既然华国能培养出像裴瑜这样优秀的学生,说不定其他学生也可能给他带来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