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全校的教授和讲师们都知道了,北大经管系和一桥大学即将建立合作关系,第一批出国访学的本科生将由南亮进教授推荐,经过北大和一桥两校的共同审核后前往日本东京。
消息传开后,办公楼里顿时议论纷纷。
物理系的王教授正在喝茶,差点被呛到,瞪大了眼睛:“什么?本科生也能出国?还是去日本东京?”数学系的张老师瞪大了眼睛,“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是啊,现在出国多难,经管系的这帮学生,算是撞大运了。”中文系的李老师羡慕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不是嘛,厉主任的人脉就是广。这事儿干成了,咱学校在国际上也能扬名了。”历史系的老赵感慨道。
年轻的小刘老师激动地说:“这可是开放的春风啊,咱们也要国际化了!要是能去国外看看,学点新东西,那得多长见识啊。”
“小刘啊,你先别激动。”老王劝道,“这事儿是经管系的,跟咱们可没啥关系。人家是搞经济的,跟一桥大学商学院那边对口。咱们这些教中文、历史、物理的,能掺和啥?别做梦了,老老实实备课吧。”
“话不能这么说,这是好兆头,说不定以后各个系都有机会。”
“你们说,咱们系有没有可能也……”物理系的王教授话说了一半,又摇摇头,“算了,咱们专业不对口,听说一桥大学没有开设理工科,咱物理系八成是没戏了。”
这消息像一阵风,刮遍了整栋办公楼,连楼下看门的老大爷都知道了。楼道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或羡慕、或感慨、或憧憬。
当天中午,厉以宁去校领导办公室里汇报工作:“王书记,您好,这是咱们跟日本一桥大学合作项目的材料,我整理了一下,您抽空看看……这里头包括了学生访学的具体计划、审核要求,还有双方学校的意向书。您觉得怎么样?”
王书记接过材料,戴上眼镜,眯着眼睛仔细看起来。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翻纸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问:“嗯,不错,厉主任,这项目做得挺扎实。跟一桥大学合作,这可是件大事,符合我们开放的方针。”
说着,他顿了顿,皱起眉头:“不过,这个要求不低啊,材料里说了,得有日语能力测试成绩,还得有托福成绩。咱们学生里,学英语的倒是不少,可学日语的凤毛麟角。托福考试那报名费也不便宜,普通学生哪舍得花这钱?你说,咱们的学生能达到这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