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这个计划。”裴瑜肯定地点头说道。
要说清楚1986年华国人去日本留学的情况,就不得不提这个“1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的来龙去脉。现在华国人前往日本留学这件事,主要就是围绕着日本政府提出的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来展开的。
在1982年的时候,整个日本国内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少得可怜,总共加起来也就只有8100人左右,这个数字放在国际上是相当寒酸的。
正是考虑到当时这种留学生人数严重不足的现状,在三年前,也就是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站出来,正式提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扩大留学生接收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大幅度增加来日本留学的外国学生数量。
这个计划中提到的10万人这个具体数字,并不是日本政府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他们充分参考了当时欧洲各个发达国家接收留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让日本在21世纪初的时候,外国留学生的人数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欧洲国家的平均水平,从而提升日本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八零年代的日本经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经济增长速度令全世界都为之瞩目和惊叹。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1983年以后,华国开始有大量的年轻人怀着求学的梦想,背起行囊远赴东瀛,希望能够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学到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不过,华国学生想要去日本留学,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问题。
绝大多数华国学生都需要先过语言关,掌握基本的日语交流能力,才能够正常地在日本的大学里学习。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针对外国学生的“语言学校”应运而生,很快就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教育产业。
这些语言学校闪亮登场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华国学生赴日留学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和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