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厅里,记者们举着相机不停地拍照,闪光灯亮个不停,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裴瑜站在人群的中央,完全没被周围的阵势影响。
会议的工作人员正领着一位头发花白、目光炯炯的外国老先生穿过人群朝她走来。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戴里克·汉密尔顿教授。
裴瑜上前恭敬地和他握手,用一口流利的英语问好:“汉密尔顿教授,下午好。很荣幸见到您。我读过您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特别是您1983年那篇关于汇率动态的论文。”
麻省理工学院在高手如云的美利坚大学体系中,是当之无愧的“常春藤”级别的顶尖学府,甚至在很多专业领域超越了传统的常春藤盟校。
无论是在哪个世界大学排行榜上,麻省理工学院的名字总是雷打不动地位居前列。它的经济学系以其严谨的理论研究和前沿的应用分析闻名,是全球无数经济学子的梦中情校。
不过,麻省理工最厉害的还不是商科。要说它真正让全世界都为之敬畏的,还得是它的数学系。
麻省理工的校园里聚集了全球最聪明的数学天才,他们研究的东西,经常能改变整个数学界的发展方向。
裴瑜不久前摘得的那枚IMO金牌,在日本名校的教授眼中可谓石破天惊,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在这个全球最难的数学竞赛中登顶。
不过对见多识广的汉密尔顿教授来说,虽然裴瑜的成绩确实很厉害,但在他在麻省理工教了这么多年书,什么样的天才没见过?
在他看来,IMO金牌只能说明裴瑜解题很厉害。但进了大学之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要把做题的天赋变成做研究的能力,还得经过漫长严苛的考验。
裴瑜如果想真正赢得眼前这位学术大佬的青睐,仅仅依靠躺在IMO金牌这本“功劳簿”上吃老本,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