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开始讨论更深层的技术细节,周围的经济学教授们都听得懂,但有些记者们已经开始听得云里雾里了,闪光灯还是在不停地闪。
“看来你确实下了功夫……你说日本经济会崩盘,那你觉得什么时候会发生?”
裴瑜犹豫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三到五年内。”
“这么肯定?”汉密尔顿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又问道,“你的论文寄出去了吗?”
“还没有。”
“寄给《Economic Journal》吧。”汉密尔顿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裴瑜,“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汉密尔顿教授没有明说的是,他不仅是斯隆管理学院的着名教授,还是《Economic Journal》的审稿人之一。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学术泰斗,汉密尔顿教授早在多年前就受邀成为《Economic Journal》的审稿人。他要见裴瑜,自然有会议上的工作人员安排引荐。
在汉密尔顿教授面前,裴瑜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仔细介绍自己对华国和日本的想法。
华国在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依然微弱,连带着裴瑜也容易被顶级期刊忽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欧美顶级学者的背书几乎等同于金字招牌,只要她能够得到汉密尔顿教授的认可,后面的投稿事宜一切都好说了。
作为美利坚经济学界的顶级学者,汉密尔顿教授属于“第三台阶”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