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渔村已经很大,除了居住的房屋,还有仓库,最壮观还是晾晒咸鱼的架子,以及晒网的地方。
如今的渔网是麻绳编制,使用三天就得修补晾晒,不然容易腐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还不是贬义词,只是如今工作的一种状况。
好在织的网多,可以轮流使用,这并不影响船只每天出海。
打鱼的水手,织网的妇人,还有洗船的工人,这也是为何,渔村人手需要比较多的缘故。
船只每天傍晚回来,卸货之后都要清洗,先用海水清洗甲板和渔仓,然后用船上储存的淡水再清洗一遍,这是为了减少海水对船只的腐蚀。
船上储存的淡水,每天回来都要更换的,正好用来清洗船只,就无需另外运送淡水。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渔村摸索出来一整套经验,别的地方想要效仿,可没有那么容易。
回到柳城,一封书信打断了薛玖的安排。
本想让弟弟在这边多锻炼一些时间,不过马周说他被调到尚书省担任侍郎,需要重新安排人管理小镇。
小镇不比单独一个酒楼茶楼,需要一个人统管全局,薛家还真没合适的人选。
洛阳那边的小镇,就是村里的几个长辈,带着年轻人操作,城里百味楼这几个地方,也用了不少人,剩下的人都是不适合经商动脑子的,想来想去也只有两个弟弟合适。
至于说会不会亏本,应该是不至于的,毕竟他们只是统筹全局,各门店的生意又不需要操心,即便亏本也无所谓,如今薛家不缺那一处产业,就当练手了。
除了马周调动,还有一个消息。
“心力交瘁,药石无医!”信上只有八个字形容,想到一代人杰就快要不行了,薛玖心情有些沉重,主要是杜如晦对他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