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首都领导们都认可的实力。
姜宁宁捧着军用水壶,抵在嘴边慢慢喝着,心里默默的想:这不算什么,如果条件允许,送鸡蛋送大米的福利才是王炸。
军区文工团能力强,表演得出神入化。
看到舞台上的“阿乐”被欺辱,一众老少娘们感同身受,掏出手帕抹眼泪。
台上是表演,却是她们日复一日的生活。
这种日子从祖辈开始,或许还将延续到下一代去。
但很快,台上的“阿乐”遇到了红军,在军人的帮助下把父亲以及族老告上法庭。
期间遇到种种磨难,所有的人心,跟着阿乐一块高高提起来。直到最后打赢了官司,脱离童养媳的身份,不知道谁带头鼓起掌,现场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有老爷们嗤之以鼻:“就作吧,女人一旦没了娘家撑腰,以后在夫家活该受欺负。”
要是一般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属于理想化、又圆满的结局。
偏偏姜宁宁给文工团的剧本接着后续演。
“阿乐”在派出所上了新户口,这时候县里传来好消息,可以申请“助学贷款”。
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可以跟县里申请一笔学杂费用于学习,保障基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