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的未来科技城被细雨笼罩,服务器机房的恒温系统发出持续嗡鸣。AI工程师阿林斜倚在发烫的机柜旁,额角紧贴着38℃的散热口,工装衬衫领口被冷汗浸透。他扯松挂在隔板上的降温围巾,喉结每一次吞咽都伴随着细微的抽搐,舌面黄腻厚重,宛如覆着一层凝固的油脂。
"苏医生,这烧退得太蹊跷。"阿林调出手机备忘录,体温曲线在39.2℃与37.8℃间剧烈震荡,"胶囊说明书写着'纳米石膏清热',可光谱检测根本不含杏仁苷。"他展示的咽喉镜影像里,梨状窝黏膜呈现出触目惊心的弥漫性充血,溃疡面泛着不正常的灰白色。
苏怀瑾将便携式质谱仪的探头贴近胶囊粉末,离子峰图谱瞬间亮起刺目的蓝光:"纳米石膏粒径50nm,"她指着超标数据,"这种尺度的颗粒会直接刺穿黏膜上皮细胞。"
"就像有人往气管里撒砂纸,"阿林揉着太阳穴,工位上的算法流程图被反复修改得字迹模糊,"上周组会突然喷射性呕吐,鼻窦CT显示黏膜增厚达4mm。"服务器日志显示,每次服药后,万和健康云平台都会同步更新"少阴司天清热模型"的17项核心参数。
气相色谱仪的检测舱闭合,分析结果印证了最糟糕的猜测:"黄连、黄芩的配比,"苏怀瑾放大图谱,"与祖父手稿中'热淫所胜'的反制方案误差仅2.3%。"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阿林电脑后台进程显示,万和正调用其开发的深度学习算法,将《司天在泉配药模型》转化为商业配方生成器。
调配黄连解毒汤时,苏怀瑾选用雅连,高效液相色谱显示小檗碱含量5.8%:"12克酒炒增强上行之力,"她将苦杏仁苷含量3.2%的甜杏仁捣成泥状,"15克配伍桑叶,可使咽喉黏膜电位差恢复至-35mV。"黏膜阻抗检测显示,药液在15分钟内使上皮细胞修复速度提升67%。
"灼痛感轻多了,"阿林轻按天突穴,"之前像吞了正在燃烧的炭块,现在能完整说完需求文档。"体温稳定在37.2℃,舌苔黄腻消退40%。苏怀瑾在病历中记录"纳米颗粒黏膜损伤、五运六气数据窃取",注意到胶囊批号"QR-"与阿林的员工编号完全对应。
阿林突然指向监控屏幕:"校园卡系统在分析腹泻数据,"他的智能手表震动,弹出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健康预警,"德国交换生林小羽喝了万和止泻冲剂,电解质紊乱进了ICU。"聊天记录显示,林小羽的症状与阿林呈镜像分布,在万和系统中被标记为"水火司天典型对"。
机房空调突然切换至制热模式,万和广告从广播系统炸响:"清热胶囊4.0——精准匹配司天火气!"阿林的电脑自动弹出代码窗口,正在向"司天在泉开发平台"上传咽喉黏膜活检数据。苏怀瑾追踪IP地址,发现目标服务器位于祖父手稿中标注的"五运六气数据中枢"物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