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连锚链温度都被监测,"张建军踢开脚边的淤泥,靴底卡着一块微型电路板,"每次胸痛发作,船头风速仪就指向药田方向。"设备拆解显示,风速仪内置生物传感器,可通过运河水汽分析人体经络数据。
中医馆的学徒发来紧急报告:"护心贴的压敏胶,"他的实验服沾着蓝色荧光粉,"含有与针灸机器人相同的纳米定位材料,可干扰经气传导。"苏怀瑾望向办公桌上的桂枝饮片,其红棕色的纹理与护心贴的银色铝膜形成无声对抗——前者是遵循三因司天的温阳良药,后者是商业资本窃取中医智慧的数据采集器。
暮色漫进码头时,张建军的心肌酶谱趋于正常,但手表的通讯灯仍在不规则闪烁。苏怀瑾调配第二剂药时加入细辛3克:"《伤寒论》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她解释道,"薄荷醇损伤心阳,需增强散寒通脉之力。"
窗外,冬至的第一缕寒风卷起运河水雾,无人船的探照灯在雨幕中划出诡异的弧线。苏怀瑾望向地脉监测屏,太阳寒水区域的金色温通场被薄荷醇的蓝色噪点割裂,而张建军的心脏数据、林小婉的针灸轨迹,正以医疗级精度传输至万和的"三因司天模型"训练中心。
老槐树的枯枝在码头边摇曳,某根枝条的走向与人体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惊人重合,树皮上的节疤如同神门穴的天然标记。苏怀瑾握紧脉案本,发现祖父手稿中被红笔圈注的"三因司天核心算法",正以护心贴为载体悄然运行。她知道,下一站要去河坊街的针灸馆——那里的智能机器人里,藏着破解"六甲运气针法"地脉密码的关键,而张建军受损的心肌,不过是万和五运六气数据采集中的一个活体传感器。
当最后一克附子被文火煎透,张建军的船号RFID芯片突然震动,弹出新通知:"您的心脏数据已纳入三因模型训练库"。苏怀瑾看着闪烁的屏幕,想起祖父常说的"辰戌之岁,太阳寒水司天"——如今这寒气,正借着智能医疗的外壳,精准冻结每个使用万和产品的生命能量流。她指尖划过地脉监测屏,寒水区域的异常波动与针灸馆的方位正在数据链上闪烁,而林小婉的穴位电流图,此刻正与张建军的心电图形成诡异的运气周期共振。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岐黄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