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听了母亲的话,接着说道:“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不如这样,花儿,你让你娘家妈给你来看看门,大奎留下,也有个照应,让铭利赶着车不就好了,妈,你看行不行?”
张花听了金珠话,回答的很干脆:“没问题,就叫我妈过来看门,咱们一家人出去散散心。” 李梅花见媳妇张花都点头了,不想违背媳妇的意思,如今她当家,也就点点头答应了,一家人的意见,才达成了一致。李梅花看着大家高兴,就说道:“快吃菜,都放凉了。”这下全都拿起筷子,开始享受美食。
真是年好过,月难过。过年期间好吃好喝几天,还没感觉到过够,就到了正月十二。人们认为,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彻底过完了,就要开始下年劳作。
要去县城,临行的前一天,金豆想着能多带点钱,趁机会去赢钱,但又想到,张花跟着,他怕暴露,就没敢去取父亲留下的钱。就把手头的零钱,给了张花作为盘缠。李梅花看见自己的儿子都把手里的零钱给了张花,心想,自己平常不出门,手头也有老伴留的钱,这会给儿媳点,也是一个人情,便把自己的私房钱,取了点给张花。
张花见婆婆给钱,有点不好意思要,推脱着说:“我手头有钱,金豆也给了点,够花,你就留着自己花吧,以后开销多的是。”
李梅花见张花推辞,就给儿媳说道:“你大在世时,常说穷家富路,意思就是在外边花钱的门路多。你看咱这一家人出门去,吃饭呀,住店呀,还要买东西,都要花钱,我知道你也没钱,你就拿上吧,到县城好安排咱一家人吃住。咱们去的人多了,也不能全靠着你姐,免得她婆婆说咱们不识大理,只知道沾女儿的光。”
张花听婆婆说的有理,才接过来婆婆给的钱,不能辜负她的一片心意。
按照约定,张花就叫来自己的母亲看家,同时给大奎做饭,家里也就有人守着。正月十四一大早,张花和婆婆李梅花领上金豆坐上车,就让铭利赶车,一家人去往城里看花灯。因路途遥远,只能提前行动,也好在城里多逛一天。
真是: 趁着佳节人清闲,去看花灯过好年。
两家结伴有照应,只为家人心舒坦。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城里,金豆认为自己熟门熟路,就说道:“我在城里住过,那个店掌柜有好说话,住店又便宜,就住在哪里。”
张花却说道:“到这里,就听从姐夫的安排,一家人住在一起,好照应,直接去找姐夫。”金豆见张花没听从自己的话,觉得很没面子,嘴撅的老高,不和张花说话,铭利自然听姑姑的,把车赶到保安队去找张魁,张魁就把他们安排住到一起。
李梅花见到亲家玉芝,各自寒暄几句,张花也和金珠说着话。只有金豆站在一边,看着街道不说话,金豆此时只想着一个人,那就是唐文书。心里希望他能领自己去赢钱,赢了钱再到张花面前显摆,看看我的能耐有多大。
住处安排好后,张魁就领着一家人去《醉香楼》吃饭,顺便转转,看看城区。说来也巧,来到《醉香楼》,进门就看见崔掌柜和唐文书他们也在这里一起吃饭。
没等张魁和他们打招呼,金豆主动跑上前去,和唐文书和崔掌柜打招呼,并且大哥,大哥的叫个不停。两人扭头看见张魁,也和张魁打招呼,又问候了金珠、张花,还给两个老者拜年,客气话说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