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不少官员觉得萧止戈的手段过于残暴,不是仁君之所为。只是他的手腕过于铁血狠辣,竟然一时没有人敢当面谏言反对。而有胆子反对的功臣们,却都统一了态度,对此事默不作声。
龙座之上的萧止戈神情淡漠,天子冠冕遮住了眉眼,却越发显得威严深重。他居高临下将朝堂上大臣们的神色尽收眼中,却并不打算按他们的要求做一个仁慈君主。
沙场征战十年,他学得是如何对阵杀敌。战场之上,对敌仁慈,是兵家大忌。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我登基了!该封喏喏当皇后了。
第107章
历经两朝门生遍地的赵家说拔除就拔除, 萧止戈的铁血手腕,给剩下的、尚且还心存侥幸要想倚老卖老拿捏新帝的老臣们敲响了警钟。
虽然朝堂之上官员少了近半数,但该办的事反而一点没耽误。这些在安庆帝手底下懒怠惯了官员, 在目睹赵家一夕倾覆之后, 都绷紧了一身皮,恨不得一个人干三分活儿以显示自己并未尸位素餐,生怕自己干活干的少了,叫这位铁血新帝瞧不顺眼, 一句话给撸到底。
萧止戈将一团糟的朝政粗略理顺,又与季安民商议,命他为主考官, 尽快加开恩科取仕, 吸纳人才,补足短缺的官员。如此又花费了小半月的功夫, 才终于从繁忙的政务中脱开身来。
登基之后事情一桩接着一桩,还有许多事情他尚未来得及去做。
第一桩便是封后事宜。他既为皇,安长卿自然为后。他原本的设想是想叫太常寺筹备封后大典。他登基的匆忙, 又不喜铺张浪费, 登基大典操办得十分低调简朴。但封后大典,他却想办得盛大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