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这次毫无隐瞒,恳切地将自己的身份、祖宗的来?历,一一告诉了沈主?簿。
小狐狸们也都现了身,在他跟前蹲坐着,个个流浪得憔悴瘦弱,毛发稀疏。确实可怜,哀哀而?哭。
沈主?簿看其情状,终于动了怜悯之心。沉吟半晌:“你说这是你家的祖宅,一面之词,又拿不出地契。但近日,我?在周边向百姓打听过,确实五十多年前,这里有座狐仙庙。这样罢,从此后,你们可在原狐仙庙的右偏院的大屋里生活,但不许再骚扰我?的家人,也不许再惊吓凡人,只要你们不行危害之事,可同住屋檐之下。至于祖宅,等我?调走?,我?就将整个右偏院的原狐仙庙范围的地契,写上胡家的名字,登记府衙,送与你们。从此后你们就可以大大方方住在这里,碰到?官府来?人,也可以从容应对。这算作推倒狐仙庙的补偿。”
狐狸们十分高兴,便再不作祟,与沈家人为邻,住了下来?。
人与狐相?处得还不错,甚至还有了交情。沈主?簿还时常接济狐狸一二,逢年过节,给它们送只鸡、鸭,几捆猪肉,一些粟米。
狐狸们也时常看顾一些沈家的小孩,叫他们别摔跤受伤。
但胡家与沈家都人口颇众、子孙不少,挤一个院子,到?底很不便利。
狐狸们就盼着沈主?簿高升。
说到?这里,老狐狸摇摇头:“但老沈原来?是个实心眼的人,他其实是被排挤到?这里做主?簿的。只知道闷头干活,活干的还不错,却既不受贿,也不知道讨好上官,俸禄也只够家人生活,因此年年升迁无望。”
他不急,沈家不急,狐狸们倒急了。眼见子子孙孙一年年多了,都挤一个大屋子,实在不舒服。又感谢沈家人的接济。
于是,作为真正的本地狐,老狐狸就发动子孙们,大街小巷,钻墙角,进院子,溜墙根,从各色人等,乃至家眷、家猫、老鼠的口中,将宁州府的官员人事寻摸得一清二楚。
终于,被它们逮到?一个机会,它们听到?,宁州城的知县,有机会向上峰举荐一个干得好的辅官,去任空缺出来?的某地知县。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本来?,论能力,沈主?簿数一数二,但坏在他不会讨好上司。知县就准备把举荐的机会给那个肥头大耳,官声不好,却胜在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的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