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归真扛着把锄头从田野里钻出来,脸上沾着泥土:“他娘的!这田核化得真及时!快来尝尝这麦仁粥,赵工说这粥能续根,比啥家谱课都管用!”
小疙瘩抱着守田兽坐在石碾上,土狗的尾巴扫着麦糠,田埂映着所有被守护过的土地:“楚哥哥,守田兽说这平原会记住所有的传承,老农的谱,匠人的曲,农夫的种,孩童的犁,混在一起才是中原的魂,就像这农家宴,蒸馍、炒菜、米酒凑齐了才够暖。”
冯宝宝的竹篮里还剩半袋新麦,她舀出把给张楚岚,麦粒的饱满混着土香,在掌心散开。观测者印记在胸口轻轻发烫,不是预警,是与这片苏醒平原的共鸣。张楚岚望着田野旧址上翻新的土地,看着村民们在田垄上忙碌的身影,看着阳光穿透寒雾洒在麦茬上的模样,突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不是追求无根的“自由”,而是在扎根的安稳里,把每份传承都种成绵延的田——像这中原的平原,容得下守谱的老农,也容得下传艺的匠人,让每种根脉都能在沃土中扎根,在岁月里延续;像这循环的四季,看似重复却生生不息,把所有的耕耘,都酿成生活的甜。
冯宝宝突然指着天边的雁阵,雁群在平原上空排成“人”字,翅膀下裹着无数光点:“张楚岚,你看,像不像所有找回的传承在飞翔?”
张楚岚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雁群里的光点在跳跃,那是从沉墟城到中原平原,所有被唤醒的“本相”在延续根脉。他握紧冯宝宝的手,掌心的观测者印记与她的记忆纹路完美契合,像两粒在土里相依的麦种,历经寒冬却始终相守,一起见证播种的期盼,一起守护收获的踏实。
远处的村落传来王也的喊声:“都来喝麦仁粥了!再磨蹭粥就凉透了!”小疙瘩第一个蹦起来,抱着守田兽往村里跑,土狗的吠声惊起了群麻雀,翅膀掠过田垄,带起阵麦香,像无数个传承的“本相”,在生活的平原上踏实前行。赵归真拎着个陶罐跟在后面,嘴里嚷嚷着:“这酒是陈粮酿的!够劲!喝完有力气明天接着翻地!”
张楚岚拉起冯宝宝,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脚印在冻土上深浅不一,却都朝着村落的方向,像不同传承的人,走着同一条扎根的路。观测者印记在胸口轻轻跳动,像在应和着平原的心跳,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影阁的残余或许还会在某个田野的角落蛰伏,混沌能量或许还会在某个雪夜试图断绝传承,但只要他们还能看见彼此眼中的根脉,还能在寒风里握紧对方的手,还能在每份传承里看到彼此的影子,就有走下去的勇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村落的堂屋里,麦仁粥冒着热气,王也正跟小疙瘩比赛剥花生,冯宝宝安静地用粗瓷碗分粥,赵归真举着陶罐对着田野的方向敬酒,张楚岚坐在门槛上,看着月光为平原披上银纱,远处的粮仓在夜色里若隐若现,像座被传承守护的家园,藏着无数扎根的故事。他突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不是逃避传承的责任,而是在责任中成为彼此的土——像这平原的土地,滋养着所有的生命,却默默承载着所有的重量;像这村落的人们,互相扶持着度过寒冬,却各自用传承支撑起生活,把所有的耕耘,都酿成岁月的酒。
这条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带着传承的勇气,在广袤的平原上,一起耕种,一起收获,一起把每份无根都熬成扎根的力量,把每个传承都种成绵延的田野,哪怕风雪再大,也冻不坏彼此埋下的种子,像麦浪在平原上起伏,把传承的厚重,变成最动人的风景。
远处的农夫唱起了农谣,歌声在平原上悠远地回荡,像无数个传承的“本相”在与大地相拥,却也互相支撑着。张楚岚举起冯宝宝递来的粗瓷碗,像举起份誓言,在小寒的寒风里,承诺着对所有传承的守护,也承诺着对未来根脉的笃定。中原的风穿过村落,带来了更远地方的气息,那是下一段旅程的召唤,也是无数个带着传承的“本相”在等着被守护的信号,他们的脚步,依旧向前。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平原的田野在晨光里泛着金光,老农用陈种拌着新土,匠人们在调试新酿的酒曲,农夫们在整理犁铧准备春耕,孩子们在田埂上辨认麦种,备耕的号子在田野里响起,像声唤醒传承的号角。张楚岚和冯宝宝站在石碾旁,看着麻雀在麦垛间啄食的模样,王也收起折扇说“下一站该去看看沙漠了”,小疙瘩指着地图上的绿洲,赵归真背起锄头说“天亮就出发”。观测者印记在张楚岚胸口与冯宝宝的记忆纹路交织成平原,像片肥沃的土地,护着这群扎根的人,走向下一片需要守护的土地。
他们知道,只要传承还在,守护的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就像这平原的轮回,春种秋收,岁岁不息,把每个耕耘的瞬间,都刻进土地的记忆,让后来的人都知道,曾有群人,用传承把荒原,变成了丰收的家园。而他们,会带着这份对土地的敬畏,走向下一片平原、下一片沙漠,把传承的力量,传递给更多在大地上扎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