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两会刚结束。云峰哥便打来电话,美国“量子”基金竟然开始大量做空泰铢!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我惊愕不已。然而,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我很快恢复了平静。因为我意识到,这场危机虽然会在几个月后才爆发,但实际上,相关的操作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悄然展开了。
就如同攻打一座城池,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国家的金融汇市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彻底崩盘。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来酝酿和发酵。而我之所以会如此惊讶,完全是因为自己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国际资本开始行动,市场很快就会被砸穿。
幸运的是,云峰哥经验丰富,他在监控到大型基金的动作后,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以散户游资的方式,逐渐地投入了四十多亿美元来做空泰铢。这种稳健的策略,既避免了过早暴露目标,引起市场警觉,又能够在危机爆发时获得可观的收益。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下定决心,只要不是涉及香港的问题,其他所有事务都全权交由云峰哥和公司团队去决策并操作。毕竟,他们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深入的知识。
然而,我还是特意叮嘱云峰哥,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两成的资金作为备用,以防出现意外情况。这样一来,即使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我们也不至于完全措手不及。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密切关注泰国的外汇市场动态。泰国政府最初表现得非常坚决,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扞卫本国货币,为此不断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市场,试图稳住汇率。
然而,这场金融博弈并非一帆风顺。泰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对抗就像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时间一天天过去,局势愈发紧张。终于,在 1997 年 7 月 2 日这一天,泰国政府在耗尽了大量外汇储备之后,不得不无奈地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决定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泰铢应声大幅下跌。
至此,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一样,后续的连锁反应迅速展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也受到了波及,纷纷陷入动荡之中。
就在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相继放弃固定汇率制之后,各国的汇率如决堤之水般大幅下跌,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迅速在整个东南亚地区蔓延开来。
时间来到了十月二十一日,香港恒生指数突然开始暴跌,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港币抛售订单。就在中午时分,我的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了云峰哥焦急的声音。他告诉我,美国的一些基金正在大量抛售港币,而且他估计这些基金可能会对香港市场发起攻击。
然而,这与我记忆中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我的记忆中,上一世美国对香港市场的决战应该是在明年八月才会发生。不过,我也意识到,这次的情况可能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局势,我向云峰哥询问了一些关键问题。我想知道,恒生指数在什么点位上才算是安全的呢?云峰哥稍作思考后回答说,只要能够守住一万点,那么香港市场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他也强调,一万二千点对于香港目前的情况来说,是最为合适的点位。这样做不仅可以挤出一些泡沫,还能避免让香港遭受太大的损失。我接着追问,如果要将恒生指数稳定在一万二千点,公司是否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云峰哥回答说,目前公司的备用资金加上港府的出手,要稳定在一万一千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如果将公司所有的资金都收拢起来,那么在短时间内将恒生指数拉回到原点一万五千点也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