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在战得如火如荼时,国内长江流域的洪灾也正在紧张时刻。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笼罩在一片沉重的阴霾之下。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如凶猛的猛兽,裹挟着浑浊的江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无情地冲击着沿岸的每一寸土地,威胁着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战斗中。
入夏以来,长江流域持续的强降雨让水位不断攀升,形势愈发严峻。7月,长江流域的防汛警报拉响,各地险情频出。兴华房产公司高层时刻关注着汛情的发展,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迅速意识到此次洪灾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公司紧急召开高层会议,成立了以总经理为总指挥的抗洪救灾领导小组,全面部署抗洪抢险工作。
会议上,气氛凝重而紧张。“洪水就是命令,灾情就是责任!”总经理的话语铿锵有力,“我们作为企业,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随即,公司向长江沿线,尤其是枝江、松滋、荆江、石首、华容、岳阳六地分公司下达了紧急动员令,要求各分公司迅速调集工程机械、沙石、水泥等物资,组织员工奔赴抗洪一线。
各分公司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起来。工地上,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停止了日常作业,开始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确保以最佳状态投入抗洪抢险;仓库里,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清点沙石、水泥等物资,将其装车待命;员工们纷纷主动请缨,踊跃报名参加抗洪抢险队伍。一时间,整个公司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场与洪水赛跑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
动员令发出后,兴华房产公司的救援队伍和物资迅速集结。在夜幕的笼罩下,一辆辆满载工程机械和物资的卡车缓缓驶出公司大门,车灯划破黑暗,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向着长江沿线的各个受灾地区疾驰而去。
前往荆江地区的救援车队,在途中遭遇了暴雨的袭击。雨水如注,敲打着车窗,视线变得模糊不清,道路也变得湿滑难行。但司机师傅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辆,丝毫没有放慢前进的速度。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灾区,为抗洪抢险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其他各地分公司的救援队伍也克服了重重困难,陆续抵达指定地点。在枝江,救援队伍顾不上长途奔波的疲惫,立即与当地防汛指挥部取得联系,听从指挥,投入到加固堤坝的工作中;在松滋,工程机械迅速开进堤坝施工现场,装载机不停地将沙石装入运输车辆,挖掘机则有条不紊地进行堤坝的修整和加固;在石首,员工们与当地群众一起,肩扛手抬,搬运沙袋,构筑起一道道抵御洪水的防线。
兴华房产公司的救援队伍与解放军队伍在抗洪一线紧密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抗洪合力。解放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纪律严明,在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面前总是冲锋在前;兴华房产公司的员工们则充分发挥自身在工程机械操作和物资调配方面的优势,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荆江段,洪水的冲击力达到了顶峰,多处堤坝出现了险情。其中一处堤坝发生了严重的管涌,江水如同凶猛的怪兽,不断从管涌处喷涌而出,情况万分危急。如果不及时堵住管涌,堤坝随时都有溃决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兴华房产公司的技术人员和解放军战士们迅速组成了抢险突击队,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经过紧张的研究和分析,他们决定采用“围井法”进行封堵。挖掘机迅速行动起来,在管涌周围挖掘出一个环形的围井,装载机则将沙石和泥土源源不断地运来,填入围井中。员工们和战士们一起,不顾江水的冰冷和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跳入水中,用身体阻挡水流,确保围井的顺利构筑。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管涌终于被成功堵住,堤坝转危为安。但还没等大家松口气,新的险情又出现了——荆江出现了决口。决口处的江水如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奔涌而出,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村庄。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兴华房产公司果断决定,往决口处推入四十多辆装满石头的重载卡车,以减缓江水的流速,为后续的封堵工作创造条件。公司迅速组织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司机组成的车队,驾驶着满载石头的卡车,在解放军战士的引导下,缓缓驶向决口。每一辆卡车驶入决口,都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激起的巨浪,司机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他们毫不退缩,坚定地完成了任务。
卡车推入决口后,兴华房产公司的员工们与解放军战士们一起,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封堵工作中。他们争分夺秒地搬运沙袋、石料,填入决口处。在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手上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决口终于被成功堵住,肆虐的洪水被重新驯服,避免了灾情的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