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笑了笑,继续说:“大姐,做生意的门道多着呢。”
“东西做得好,那只是咱站稳脚跟的第一步。想挣钱,还得靠吆喝。”
“吆喝?”冯长生显然没转过弯来,在他朴素的观念里,只要东西好,就不怕没人买。
两世为人的张卫国,知道广告的效果,他对冯长生道:“咱得让别人大老远就知道,你这是卖啥的。这样,明天我抽空去趟印刷厂,帮你弄块大招牌,就用最显眼的红底白字,写上‘冯记糖炒栗子’,旁边再画个大大的烤红薯,价格标清楚,让人一眼扫过去就心里有数!”
一直安安静静在旁边听着的李春波,这时候也忍不住凑了上来:“长生哥,还有一点。对待客人要笑脸相迎,热情招呼。”
“人家来买东西,你乐呵呵地问一声‘同志,来点刚出锅的栗子不?热乎着呢’,人家听着心里也舒坦,下次还想来。”
话音刚落,张卫国就笑着拍了下李春波的肩膀,打趣道:“可以啊春波,你小子现在都能当师傅了,总结得不错嘛!”
李春波被夸得脸一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嘿嘿一笑:“卫国哥,这不都是在店里学的嘛。”
张卫国欣慰地点点头,转头继续对已经彻底进入状态的冯长生说:“春波说的这点,的确是很重要。供销社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顾客就是咱们的钱袋子,让他们心里舒服了,他们才愿意掏钱买东西。”
“姐夫,我替你盘算了一下。你不能傻乎乎地从早到晚守在一个地方。做生意,得跟着人流走。”
“你上午呢,就在家里做准备。红薯个头大,烤起来慢,索性直接在家里用炉子烤熟了,用炭火放在炉子里保温,这样拉出去直接就能卖。”“你只需要把精力,全放在现炒栗子上,那股焦糖香气,就是你最好的活广告!”
冯长生听得连连点头,恨不得掏出个小本本记下来。
张卫国继续道:“中午饭点,十一点半,你就把三轮车蹬到棉纺厂大门口去。“
“为什么是那儿,因为那地方女工多!她们手头活泛,又好这口零嘴。等十二点下工铃一响,乌泱泱的人群涌出来,你这第一锅栗子正好炒熟,那香气顺着风一飘,我保证她们的腿都挪不动道!”
冯长生点点头:“这个主意好,炒好一锅直接在那里卖。等到了下午,我就去电影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