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墟的冰川彻底融化,露出底部的巨型河图——那是用五千年文明符号组成的「和」字:
- 点画是半坡的鱼纹,
- 横画是司母戊鼎的鼎耳,
- 竖画是敦煌的九层楼,
- 撇捺是郑和宝船的帆影,
- 勾折是赵州桥的拱券。
苏寒的声音从所有文化符号中升起,带着五千年的沧桑与新生:
「看这黄河之水,曾载舟覆舟,曾金戈铁马,
最终都化作和平的涟漪,在文明的河图里,
每个浪花都是『和』的变形——
是半坡陶盆的鱼纹,是殷墟甲骨的刻痕,
是兰亭的曲水,是长安的胡旋,
是郑和的罗盘,是詹天佑的铁轨,
是『嫦娥』的光量子,是『天问』的火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