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快来厨房,这儿暖和!”余静姝和云瑶正在厨房生火蒸馒头,瞧见武安君出来,赶忙招呼他过来。
武安君紧了紧身上的皮袄,脚下皮靴踩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比起布鞋,这皮靴保暖效果简直强太多了。
余静姝和云瑶穿着也和他差不多,比起普通人家,已是强出许多,可即便如此,她们还是觉得冷,只能窝在厨房里。
武安君刚迈进厨房,余静姝就递给他一个大白面馒头。武安君轻轻咬了一口,发现里面还夹杂着一点肉馅,应该是用之前腌制的老虎肉,混了些猪头肉做成的,味道还挺不错。
“郎君,屋里冷得厉害,咱们今天就躲在厨房吧!”余静姝娇声撒娇道。长时间的相处,她和云瑶早已摸透了武安君的性子,余静姝撒娇这招,屡试不爽;云瑶则擅长温柔体贴,时常黏在武安君身边。
“用不着,一会儿我把炕烧起来,屋里可比厨房舒服多了,你们就等着吧!”武安君一边说着,一边将包子塞进嘴里,又从灶膛里抽出两根燃着的木棍,快步走了出去。
只见他猫着腰,在狗洞那儿捣鼓了一阵,原本伸出房顶的竹子瞬间冒出缕缕青烟。武安君一口气往里面添了好些柴火,随后用木头把狗洞封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道这炕能烧多久,但想来肯定不会短。
没过多久,武安君就和余静姝、云瑶端着馒头,围坐在三尺见方的炕上,一边取暖,一边吃着早餐。
“大郎,我仔细算过了,咱们现在盒子里有六贯多钱,足够买一亩中等水田了。这水田一年能种两季,冬小麦大概能收两石左右,水稻能收三石左右。刨去交的税赋,还能剩下四石粮食,差不多够我和静姝吃一年的了。”云瑶掰着手指头,仔细地算着。
她曾在余静姝家管过两年产业,对这些农事账目十分熟悉。
在这北元治下的唐州,税赋和大乾时期差不多,一亩田的夏税和秋税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一石粮食。一石粮食两百斤,四石就是八百斤,加工之后大概能有不到六百斤,两个女子要是平日里常有荤腥吃,这些粮食勉强够吃一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要想有这样的收成,就得精耕细作,翻土、除草、施肥,一样都不能落下。
想当初,她和余静姝刚来的时候,每顿都能吃上一大碗饭,可这段时间伙食太好,她们现在一顿也就吃半碗,云瑶甚至都感觉自己圆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