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旗舰的种植舱内,崔姑姑的指尖轻轻捻动着一撮武夷山星尘茶渣。那些茶渣在零重力环境下缓缓飘散,像一群迷途的萤火虫终于找到了归途。我(张小胖)看着茶渣落入培养槽的瞬间,整个舱室的照明系统突然闪烁起来,仿佛在向某种古老的力量致敬。
"这茶渣..."我的战术目镜自动调焦,捕捉到茶渣中闪烁的星尘正在与培养液发生奇妙的反应。那些星尘像是被唤醒的记忆,在液体中勾勒出《齐民要术》的残页。字迹不是简单的投影,而是由无数纳米级的荧光生物组成,它们在水面下跳动着,将整本农书的精髓注入到培养系统中。
程让的无人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镜头里,培养槽中的水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根系在营养液中交织成复杂的网络。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根系居然在自动调整间距,完美复现了唐代失传的"区田法"。每株水稻的间距都精确到毫米,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精心照料这片太空稻田。
"这不是普通的种植系统。"崔姑姑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敬畏,"这是文明编码器。"
我的头盔显示器突然弹出警告:【检测到量子态基因序列】【建议保持安全距离】。但已经来不及了,那些稻穗上结出的荧光米粒开始释放出柔和的脉冲光。每个米粒内部都封装着完整的文明数据库,从《泛胜之书》到《农政全书》,甚至还有从未被记载过的民间耕作智慧。
舱门突然被暴力破开的巨响打断了我的观察。五个机械士兵冲了进来,他们装甲上的月球尘埃在舱内灯光下闪闪发光。领队的士兵面罩裂开,露出闪着红光的机械眼:"检测到...非法文明传播..."他的声音像是卡了带的录音机,断断续续地发出警告。
最矮的那个士兵突然僵住了。他的机械手指不受控制地抓起一把荧光米,塞进了嘴里。咀嚼时迸出的蓝色火花照亮了整个舱室。"警告...味觉传感器过载..."他的瞳孔突然放大,开始播放全息投影:春秋时期的老农用青铜剑松土,东汉的孩童在田埂上背诵农书,还有现代的画面——我的外卖箱里装着秧苗,正在给独居老人送"代插秧"服务。
其他士兵见状立即举起了武器,但崔姑姑的采茶调已经响起。那些米粒发出的荧光突然变成了声波,在舱室内形成共振。士兵们的装甲开始龟裂,裂纹中钻出的不是电路,而是嫩绿的稻秧。他们的机械身体正在被改造成行走的农田,装甲缝隙里长出的稻穗在无重力环境下轻轻摇曳。
程让的直播无人机捕捉到了一个更惊人的细节:那些被改造的士兵并没有反抗,反而开始用机械手臂小心翼翼地照料起身上长出的作物。他们的动作娴熟得像是世代务农的老农,完全看不出曾经是冷酷的杀戮机器。
就在这时,培养槽里的稻田突然泛起诡异的波纹。我的战术目镜放大画面,发现那是数以亿计的纳米机器人组成的"害虫"。它们腹部印着观测站的logo,复眼是精密的扫描仪,正在疯狂啃食记载着农书内容的稻叶。
崔姑姑的反应快得惊人。她摔碎茶壶的动作像是某种仪式,瓷片在舱内划出完美的弧线。碧螺春的香气在失重环境下形成翡翠色的雾,那些纳米虫突然像喝醉了一样互相撞击。它们把茶香误判成了杀毒程序,开始自毁式攻击。残骸在培养槽底部堆出"多谢款待"的字样,落款是个精致的茶壶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