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始作俑者,仅仅只是一棵被光照久了,发生了短暂“假神化”的巨木。
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层不够成熟。
不上报给黎木,拿不到较高的权限和力量,就找不到办法一次性解决掉。这与教育、行业成熟度有很大关系。
若是各行各业很成熟,产能发达、调动迅速,彼此间有较高的联系性,管理者也不会眼界狭窄,一有事就习惯上报等消息。
黎木也因为要忙的事情太多了。
初期对这件事不够关注,这才有了“逐步放手”决策变更,而非一上来就直接宣布“一刀切”。当
那样,或许只要损失个小几十人,就能把事情解决掉。
可问题是。
黎木想要吸取教训,更进自己的思维模式。
可偏偏,“生命不能比较,也不能轻易被放弃”这句话被放在面前,还又无法做到“果断切割”对等位理性想法的完全替换。
归根结底,就是那“救多救少”的老生常谈的问题。
可这问题,放在不同的条件中,答案未必统一,也未必有相对正确的选择。
就拿这件事举例。
如果黎木果断一刀切,固然会救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