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攀比的迷雾渐渐散去,校园里又滋生出另一种困扰 —— 外貌焦虑。林小羽发现,“晴雨信箱” 里塞满了关于外貌的烦恼信件:有女生哭诉自己脸上的雀斑太显眼,被同学起外号;有男生为身高不够而自卑,不敢参加集体活动;还有人省吃俭用只为购买昂贵的化妆品,试图改变自己的容貌。
冬日的寒风拍打着教室的窗户,林小羽召集陈雨欣、李诗涵和王浩围坐在生物园的凉亭里。枯黄的藤蔓缠绕在凉亭柱子上,仿佛此刻大家沉重的心情。“昨天有个学妹写信说,她因为单眼皮,每天早上要花半小时贴双眼皮贴,上课都没精神。” 林小羽叹了口气,翻开手中厚厚的信件。
陈雨欣握紧了画笔,指节泛白:“外貌怎么能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这太荒谬了!” 李诗涵咬着嘴唇,眼神中满是心疼:“我听说隔壁班有个女生,因为被嘲笑腿粗,都不敢穿裙子了。” 王浩皱着眉头,用力捶了下石桌:“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让大家被这种无端的焦虑困住!”
经过激烈的讨论,“拥抱独特,绽放自信” 主题活动方案出炉。林小羽计划邀请校医王阿姨开展科学讲座,讲解外貌特征形成的生理原因;陈雨欣负责制作 “多元之美” 摄影展,展现不同外貌的魅力;李诗涵组织 “自信分享会”,让同学们讲述自己克服外貌焦虑的故事;王浩则发起 “寻找闪光点” 行动,鼓励大家发现身边人的内在美。
活动筹备期间,林小羽自己也遭遇了外貌带来的困扰。一次体育课上,她跑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上留下了一块明显的疤痕。有同学开玩笑说她 “破相了”,这让林小羽心里很不是滋味。晚上,她对着镜子反复看着那块疤痕,越看越觉得刺眼。
妈妈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轻轻敲开她的房门。“小羽,在想什么呢?” 妈妈温柔地坐在她身边。林小羽指了指膝盖上的疤痕,声音有些低落:“妈妈,这块疤好难看,以后我都不敢穿短裤了。” 妈妈笑了笑,挽起自己的袖子,手臂上一道长长的疤痕赫然在目。“这是妈妈年轻时救人留下的,以前我也觉得它很丑,但现在我觉得,这是勇气的勋章。” 妈妈摸着林小羽的头,“外表的美会随着时间改变,但内心的勇敢和善良,才是真正的光芒。”
妈妈的话让林小羽豁然开朗。她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鼓励更多同学正确看待外貌。与此同时,团队其他成员也在各自的任务中遇到了挑战。陈雨欣在收集摄影素材时,许多同学因为对外貌不自信,拒绝拍照。她没有放弃,而是带着相机,悄悄记录下同学们在运动、学习、欢笑时最美的瞬间。当那些自然流露着青春活力的照片出现在她面前时,陈雨欣深受触动:“原来美从不局限于外表,每个人认真生活的样子,就是最动人的风景。”
李诗涵在组织 “自信分享会” 时,原本邀请的几位同学临阵退缩,担心自己的故事不够精彩。她一家一家地登门拜访,耐心倾听大家的顾虑,用真诚打动了他们。其中一个叫晓阳的男生,因为脸上有胎记一直很自卑。在李诗涵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站在分享会上:“这块胎记曾是我最大的噩梦,但现在我想通了,它是独一无二的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印记。” 他的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王浩在 “寻找闪光点” 行动中,遇到了不少阻力。有些同学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还有人故意刁难他。但王浩没有气馁,他坚持每天记录同学们的优点:“张明虽然个子矮,但他跳街舞特别厉害”“刘悦脸上有雀斑,但她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这些记录被整理成小册子,在校园里传阅,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关注身边人的内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