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共同体” 建设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 “盲行挑战” 中,同学们两两一组,一人蒙眼,另一人通过语言引导穿越障碍。高二(3)班的张明和曾经嘲笑过他的李阳分到一组,当李阳小心翼翼地说 “向左一步,前面有台阶” 时,张明感受到手心传来的温度,喉咙突然发紧。还有 “集体绘画” 项目,全班同学共同在巨幅画布上创作,有人画下彩虹,有人添上笑脸,画笔交织间,曾经的隔阂悄然消融。
“温暖回音壁” 成为校园里最温暖的角落。有人匿名写下 “每次看到你们有说有笑,我都好难过”,第二天下面就多出十几条回复:“明天中午一起吃饭吧”“我喜欢你的新发卡”。这些文字像春日的暖阳,融化着一颗颗冰封的心。有位被孤立的同学在墙前驻足良久,突然对着空气说了声 “谢谢”,转身时,脸上挂着久违的笑容。
“倾听与共情” 工作坊结束后,许多同学开始主动反思。初三(1)班的小团体成员主动找到被他们孤立的同学道歉:“对不起,我们不该把你排除在外。” 两人相视一笑,隔阂就此消散。越来越多的班级自发组织 “倾听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快乐,倾诉烦恼。
“消除标签” 快闪行动在校园运动会开幕式上惊艳亮相。王浩带着一群同学冲入场内,有人举着 “我不是书呆子,我会街舞” 的牌子旋转跳跃,有人穿着卡通玩偶服表演魔术。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欢呼,许多同学跟着节奏挥舞手臂。这场充满创意的快闪,让大家看到了每个人的多面性。
在 “融冰之旅计划” 总结大会上,林小羽看着台下亲密无间的同学们,泪水模糊了双眼:“集体的意义,不是划分圈子,而是包容差异;不是排斥异己,而是拥抱多元。希望我们永远记得,每一颗心都值得被温暖,每一份善意都能融化冰雪。”
夜晚,林小羽在日记本上写道:“这次行动让我明白,真正的集体温暖,源于理解与包容。‘青春小卫士’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份温暖,让校园里不再有被孤立的角落,让每一个灵魂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重新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那些曾经破碎的友谊,正在温暖中悄然重生。
喜欢青春向阳生长请大家收藏:()青春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