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果断下令:“所有短程防空导弹的一半向预定方位发射,采用在预测路线空爆拦截的办法,尝试拦截!”
此时的他,就像一位孤注一掷的棋手,尽管这一招犹如朝着鸟群飞来的方向随意开枪,希望鸟和子弹能偶然撞在一起般充满不确定性,但这也是当下能做出的无奈之举。
“60秒,59秒,58秒……”局势愈发危急,张瑞川咬了咬牙,再次决然下令:“打出所有近程防空导弹,在预定区域爆炸!”
他心里明白,这一决策无异于抓一把沙子投向飞驰的子弹,想要以此阻挡子弹,成功的希望极为渺茫,但他不能放过任何一丝可能。
“30秒,29秒,28秒……”就在张瑞川准备下达让1130对天开炮的指令时,他的目光突然紧紧锁住雷达屏幕。
只见雷达上,飞在最前面的导弹信号突然急剧放大,随后瞬间消失,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第五枚、第六枚导弹逐一重复着信号放大然后消失的过程……
原来,在一千公里外的神秘力量终于登场。离子束武器经过漫长而紧张的预热,终于准备就绪。
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发射出六束高能离子束,犹如六道来自未来的神秘光线,轻松地击毁了六枚导弹。
所谓的12倍音速,在被粒子加速器不断加速,达到90%以上光速的高速离子面前,目标就如同静止一般,离子束甚至可以精准地击中这些超高音速导弹涂装上面的任意一个字母,而不会出现丝毫偏差。
当然,这神奇的离子束武器能够如此精准地打击目标,离不开背后强大的导航系统。
依靠太空中的侦察卫星、空中的侦察无人机以及地面的巨型雷达站,三者紧密协作,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导航网络,为离子束武器提供精确的目标信息。
此刻,仅仅为离子束武器导航的无人机就有整整24架,它们如同天空中的眼睛,紧紧盯着来袭的导弹。
这些海量的数据被迅速整合,交付给一台强大的计算机进行处理。
其运算量相当于三十部天河级别的计算机同时运行的速度,而完成这一庞大运算任务的,是1台搭载在空警超级预警机上的量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