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基地内所有开机的电子设备全部遭受重创。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基地内陷入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同样的场景,在其余具备发射能力的基地轮番上演。仿佛是上天降下的神罚,让所有尚未发射出去的导弹瞬间哑火。
所谓的电子元件被烧坏,其实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实际上,那些电子元件大多配备有保险装置,此次攻击只是将保险熔断。
但即便如此,想要恢复设备正常运行,就必须关机,重新更换保险装置,再进行预热开机,这一系列操作,最起码需要10到15分钟。
在基地的维修车间里,技术士官田中次郎看着那些损坏的设备,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身旁的助手着急地问道:“次郎君,怎么办?时间来不及了呀!”田中次郎咬咬牙:“别废话,赶紧换保险装置,能修一个是一个!”
然而,在如今信息化、电子化以及超高音速精确制导等先进技术充斥的战场上,几秒钟便能决定胜负,又哪有这十多分钟的时间可供浪费。
果不其然,在那些“银杏叶”战机撤离不到三分钟,大批导弹便已如雨点般抵达。这些导弹外观古朴,看似都是大龙国尘封多年的库存货。
但大龙国的老式导弹,并非因落后而应急使用,而是在先进武器开道之后,特意发挥它们的余热。
在如今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大龙国巧妙地规划战术,让这些老式导弹在整个作战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此前,大龙国的六代战机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已为后续攻击创造了绝佳条件。普通战斗机若能飞到2万米高空,便已堪称卓越,多数的极限升限也不过在到米之间。
而大龙国的六代战斗机却截然不同,它不仅可以轻松飞至3万米高空,作战半径更是超过3000公里。
它神出鬼没,敌方既难以发现它的踪迹,更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打击,这种跨代的碾压优势,使得大龙国可以从容地采用在敌人头顶投放电磁干扰弹的战术,将敌方致盲。
而在敌方陷入混乱的这几分钟里,后续导弹便能精准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