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林间湿气依旧浓重,但阳光已经穿透树冠,在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齐墨站在一块倒伏的树干上,手指轻轻擦过掌心那道荧光印记,那抹微弱的蓝光在皮肤表面缓缓流动,仿佛活物般不肯褪去。
他低头看了眼手表,六点四十七分,距离他们离开那个实验体倒下的位置已经过去四十分钟。队伍保持着沉默,只听得见脚步踩碎枯叶的轻响和偶尔传来的鸟鸣——那种刻意营造出的自然声,反而让人更加警惕。
“前面有动静。”老周压低声音,指了指前方一片密实的灌木丛。
众人立刻停下,屏住呼吸。阿黎迅速取出望远镜,调整焦距后皱起眉头,“是金属结构……还有灯光。”
齐墨走近,从他手中接过望远镜,透过镜头,果然看到几根立柱撑起的一片开阔地,中央是一座半掩于地表的建筑入口,四周布满摄像头与感应器,还有一辆黑色巡逻车正缓缓驶过。
“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他低声说,语气平静得不像发现敌方基地的人。
“怎么进去?”小林紧张地问。
“不急。”齐墨将望远镜收起,目光扫过周围的地形,“先观察。”
他们在一处坡地下方隐蔽起来,轮流监视基地外围的活动。每隔十分钟,一架无人机就会从高处飞过,红外扫描的红光像蛇信子一样扫过地面。
“热感雷达。”齐墨估算着扫描范围,“覆盖半径大概五十米,我们要想靠近,得避开它。”
“植物汁液可以掩盖体温。”阿黎回忆起之前用过的办法。
“对,但我们还需要时间窗口。”齐墨看向无人机飞行的节奏,“每架次停留八秒,这是机会。”
他让一名速度快的队员趁着扫描间隙绕行拍摄入口结构。那人动作敏捷,借助植被遮挡,成功拍下了几组照片。
“这里有个符号。”齐墨放大图像,指着无人机机身上一个模糊的标记——Ω。
“这个符号……”阿黎皱眉,“我在一份旧资料里见过。”
“别深究。”齐墨打断他,“现在重点是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