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明存这么说,徐温珍脸上流露出些为难的神色,眼见姐姐朝她点了点头,徐温珍这才应了,细声细气又道了句谢。
紧接着。
郑明存又扭头向另一侧,面对徐绍笑道。
“你在国子监表现得很好,样样都是绩优,尤其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前些时候做得那首叹春呤,传颂甚广,众人抄阅,一时间引得京城纸贵,就连国子监监正,都特来我身前,说你是颗好苗子。”
徐绍今年已有十七。
定坐在椅上,气质沉静内敛,犹如春日湖水,清风起波,却又蕴含了无尽的力量。
“国子监中才子众多,监正其实也不止夸了我一个,且那诗词,平仄也不尽完美,委实当不起姐夫这句夸。”
这番自谦的说辞,反倒愈发让郑明存对徐绍的好感愈发添了几分,以他的判断,此子今后必能成大器。
说入阁拜相或许为时尚早,可至少入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凭着二人这层郎舅关系,今后在朝堂上也可相互倚仗,相扶相帮。
“你前年过了乡试,只需为两个月以后的会试做准备,这关乎你是否能鱼跃龙门,所以切记不可大意。
无论是策论还是经义,若有不懂处只管来问我,碰上要紧的学问,直接带上府里的牌子,上公署找我便是。”
徐绍倒没有二话,点头就应了,不过道谢之后,便再也没说其他的话。
郑明存心中觉得有些奇怪,毕竟以往,这两姐弟对他可是非常热络的,巴不得能多与他说几句话,甚至望向他的眸光中,都透着十成十的崇拜。
莫非是多长了两岁,所以感情更加内敛了么?这个念头在郑明存脑中转个弯,不过他也并未多想,直接吩咐开始夹菜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