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青山村新落成的游客中心前。夏澜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沓五颜六色的留言卡,眉头微蹙。这是过去一个月游客留下的建议和意见,她一张张仔细阅读着。
"景色很美,但体验项目太少..."
"想带小孩体验采茶,但没有适合孩子的活动..."
"茶叶很好喝,想带些特别的纪念品回去..."
夏澜将这些卡片分类整理,贴在了会议室的白板上。九点整,村里的旅游发展团队成员陆续到来——老茶农张德福、民宿老板娘李婶、返乡青年王伟、电商小刘,还有几位新加入的村民。
"大家看看这些留言。"夏澜指着白板,"我们的乡村旅游有了基础客流,但游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集思广益,开发些新产品。"
会议室里一时沉默。李婶搓着围裙边,小声嘀咕:"咱就会种茶、做饭,还能搞啥新花样?"
王伟刷着手机,突然抬头:"我在小红书看到别的茶园有采茶体验,挺火的。咱们也可以搞啊!"
"采茶?"张德福皱起眉头,"茶叶是金贵东西,让外行乱摘还得了?"
眼看讨论要陷入僵局,夏澜从包里拿出几样东西摆在桌上:一块茶染的布、一包茶点、一个竹制的茶叶罐。
"我调研过周边景区,发现大家都在做采茶体验,我们得有点不一样的。"她指着茶染布,"比如这个,是用咱们村的茶叶做的天然染色。城里人现在最喜欢这种纯天然手作体验。"
李婶好奇地摸了摸:"这布颜色真特别,茶还能染色?"
"不仅能染色,还能做吃的。"夏澜打开那包茶点,"这是我跟县里糕点师傅学的茶香饼,用了咱们的绿茶粉。"
张德福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嗯!有茶香又不苦,城里人肯定喜欢。"
夏澜见大家来了兴趣,趁热打铁:"我想了几个方向:一是体验类,比如茶染、茶点制作;二是文化类,比如张叔可以给游客表演传统茶道;三是特色产品,比如开发茶系列伴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