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夏澜立刻行动起来。她联系县里的科技公司,定制了一批简易电子评分器;设计了服务标准手册,从语言表达到环境卫生都做了基本规范;还在游客中心设立了"意见即时反馈"窗口,由专人负责处理投诉和建议。
三天后,第一批评分牌安装到位。茶艺表演台、茶染体验区、各家民宿、餐厅门口,都挂上了笑脸、平脸和哭脸三个按钮的简易装置。村委会的墙上,则安装了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各点的满意度数据。
第一天运行就发现了问题。下午三点,夏澜注意到茶艺表演台的哭脸数突然增加。她立刻赶过去,发现一群游客正失望地离开。
"怎么回事?"她小声问负责维持秩序的小林。
"人太多,场地小,后来的游客看不清表演。"小林无奈地说,"张叔按原计划只表演半小时,很多人没看全。"
夏澜马上找到张德福商量:"张叔,能不能今天加演一场?"
"加演?"张德福擦了擦额头的汗,"我这老骨头..."
"我帮您打下手。"夏澜已经挽起袖子,"再坚持一场,晚上我请您喝好酒!"
第二场表演前,夏澜安排工作人员为等待的游客送上李婶特制的茶点和清凉茶饮。张德福虽然疲惫,但看到大家期待的目光,还是打起精神完成了表演。结束后,夏澜特意请他向游客简单讲解茶艺要点,并回答了几个问题。
当游客们满意地离开时,评分牌上的笑脸数明显上升。更让夏澜惊喜的是,有位游客在留言簿上写道:"虽然第一场没看全,但工作人员及时安排加场,还贴心地送了茶点。老茶师的坚持和村书记的亲力亲为让人感动。"
当晚的总结会上,夏澜分享了这个小案例:"看,服务优化不一定要花大钱,有时候只是多一份用心。"
李婶若有所思:"我那民宿也有几个客人说蚊子多...我想着山里哪能没蚊子,就没当回事。"
"这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夏澜拿出几个精致的香包,"这是我跟县中医学的驱蚊配方,里面是艾草、薄荷等草药。成本不高,但客人会感受到心意。"
第二天,李婶的民宿每个房间都挂上了驱蚊香包。她还按夏澜的建议,在床头放了手写卡片:"青山村昼夜温差大,请注意添减衣物;如需驱蚊用品,请随时联系。"简单几句话,却让游客倍感温馨。
一周后,服务评价系统已经收集了大量数据。夏澜组织团队分析发现:茶染体验等待时间长、部分民宿卫生间设施老旧、茶园步道蚊虫多是三大痛点。
针对这些问题,夏澜采取了系列措施:增加茶染体验工位,实行预约制分流;设立"民宿改造基金",帮助村民逐步更新设施;在步道两侧种植驱蚊植物,从根源减少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