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地址!周末就去!"
更惊人的是,"#青山村慢生活"的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登上平台热搜。青山村的官方账号粉丝一夜暴涨十万,咨询电话被打爆,民宿预订排到了两个月后。
"夏书记!夏书记!"第二天一早,小李气喘吁吁地冲进村委会,"县城来电话,说省电视台要来采访!还有几家旅行社想谈合作!"
夏澜却异常冷静:"别急,这是机会也是挑战。突然的流量可能带来过度商业化,我们必须守住青山村的'魂'。"
她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应对策略:控制单日游客数量,保护茶园生态;加强村民培训,防止哄抬物价;成立接待小组,确保服务质量。
同时,"青山印象"小分队抓住这波热度,迅速推出系列内容:小林负责的"茶香四溢的日常"vlog展示村民真实生活;王伟策划的"寻味青山"记录传统美食制作;小刘则开通了直播带货,销售村里的茶叶和手工艺品。
省电视台的采访很顺利。当记者问及"网红效应"时,夏澜的回答朴实而深刻:"我们不想做昙花一现的网红村,而是希望人们因为真心喜欢青山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来。"
节目播出后,效果超出预期。不仅省内游客激增,还吸引了不少外省甚至外国游客。村里的民宿不得不扩建,餐厅增加了座位,连小卖部的生意都翻了几番。
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一条标题为《网红青山村的另一面》的视频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视频中,几位游客抱怨村里物价上涨、服务缩水、商业化严重...发布者正是另一位知名旅行博主"行者老李",粉丝比苏雨还多。
"这不公平!"小林气得直跺脚,"他专挑不好的角度拍!那家涨价的小卖部早就被村委会警告了!"
夏澜却冷静地看完视频:"他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流量来得太快,我们准备不足。"
她立即采取行动:首先联系"行者老李",诚恳邀请他再来村里实地考察;其次召开村民大会,强调维护口碑的重要性;最后推出"品质承诺",对民宿、餐饮、体验项目实行统一指导价和标准。
最关键的转折是与"行者老李"的二次会面。夏澜没有辩解,而是带他深入体验了青山村最真实的一面——凌晨四点跟张德福上山采茶,参与全程手工制茶,走访最偏远的农户...三天下来,老李的态度完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