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被直播镜头捕捉,无数网友被老人的真挚打动。弹幕上飘过一排排"老爷爷好可爱"、"这才是真正的茶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采下的鲜叶被送往新建的透明加工车间。隔着玻璃墙,游客们能看到每一道工序——摊青、杀青、揉捻、干燥。夏澜请来的省农科院专家站在一旁,实时解说:
"大家看,这是最传统的铁锅杀青,温度控制在200度左右,全靠老师傅的手感...现代工艺多用机器,但青山村坚持手工,这正是他们茶叶风味独特的原因..."
中午时分,刚出炉的茶叶被送往临时搭建的检测台。县质检局的工作人员当场进行农残快检,结果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所有项目"未检出"。
"太震撼了!"一位自媒体博主感叹,"我参加过很多农产品推广活动,但像这样全程透明的还是第一次见!"
下午的品鉴会上,夏澜宣布了一个意外决定:"我们邀请了'真实测评'的主编王先生到场。王先生,您愿意上台说几句吗?"
全场哗然。一个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子尴尬地站起来,在众人注视下走上台。夏澜递给他一杯刚泡好的青山茶:"王先生,请先尝尝,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说说您的真实想法。"
男子迟疑地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又一口。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着他的反应。
"我...我承认之前的视频有失偏颇。"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这茶...确实很好。"
夏澜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平和地说:"王先生,我们邀请您明天参观整个生产流程,如果您愿意,还可以亲自参与制茶。无论最终您如何评价,我们都尊重事实。"
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被媒体广泛报道。"青山村以德报怨"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网友纷纷点赞夏澜的大度,同时对"真实测评"的动机产生更多质疑。
当晚,夏澜接到县文旅局电话,称投诉调查已经结束,结论是青山村"经营规范,品质可靠"。更令人惊喜的是,省电视台决定将此事制作成专题节目,探讨"乡村旅游的良性竞争"。
反击计划的第三步——品牌升级也进展顺利。溯源系统上线第一天,就有超过五千人扫码查看。小刘设计的"透明供应链"海报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许多网友表示"就冲这份诚意也要买来尝尝"。
一周后,更大的转机出现。"真实测评"的主编王磊发布了一条长达十分钟的道歉视频。镜头前,他详细讲述了如何被云山公司利用,如何在没有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发布了不实信息。视频最后,他亲自为张德福老人奉茶谢罪,场面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