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副表情,"马老师爽朗地笑着,"看着青山村越来越好,我这腿值了!"
十点整,感恩茶会正式开始。夏澜身着素雅的青色旗袍走上舞台,背后大屏幕播放着青山村三年变化的纪录片。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乡亲们..."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三年前,青山村还是一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品牌、产业和未来。这一切,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支持..."
她深深鞠躬,掌声如雷。
第一个环节是"致敬恩人"。夏澜邀请十位对青山村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人上台,由村民代表献上特制的"感恩茶"。张德福老人亲自冲泡,用的是那套祖传茶具。当马老师接过茶杯时,全场起立致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是"村民故事"环节。大屏幕上播放着采访视频——李婶讲述如何从只会蒸馒头的农妇,变成能制作十二种茶点的"非遗传承人";王伟回忆返乡创业的艰辛与收获;就连村里最腼腆的保洁阿姨都出镜了,讲述如何用茶渣制作环保清洁剂...
最动人的是李婶的女儿小林准备的惊喜。她偷偷拍摄了三年来母亲的变化,剪辑成短片。画面中,李婶从最初面对镜头手足无措,到自信地讲解茶点制作;从对智能手机一窍不通,到熟练地直播带货...当放到李婶第一次收到粉丝留言,躲在厨房抹眼泪的画面时,台上的李婶再也忍不住,与女儿相拥而泣。
"妈,您是我的骄傲。"小林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三代人——李婶、小林和小林的女儿,在台上紧紧相拥。这一幕让不少观众悄悄抹泪。
轮到张德福老人发言时,全场安静下来。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台,没有拿准备好的讲稿。
"我是个粗人,不会说话。"老人声音沙哑,"就知道种茶、炒茶。以前总怕手艺外传,连儿子都只教了七分..."
他顿了顿,指向台下三位年轻人:"是夏书记让我明白,手艺传下去才是活路。这三位徒弟,如今个个比我强!"
在全场注视下,老人郑重地将那套紫砂茶具交给村委会:"这套家伙事儿,跟了我五十年。今天,交给村里。往后谁学茶道学得好,就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