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夏澜微微鞠躬。
掌声如雷,持续了整整一分钟。夏澜看到前排几位领导也在用力鼓掌,王局长还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异常热烈。
"夏书记,你们村的合作社股权结构是怎么设计的?"一位戴着眼镜的男代表抢到话筒。
"夏支书,传统手艺如何与现代旅游需求结合?"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干部问道。
"夏书记,能详细说说你们的'乡村导师'培训体系吗?"
夏澜一一作答,没有丝毫保留。她甚至当场承诺会把自己的工作笔记和模板分享给需要的村子。
论坛茶歇时,夏澜被团团围住。一位来自西部山区的老支书紧紧握住她的手:"闺女,你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我们那儿风景好,就是没人会弄..."
"您加我微信,我把资料发给您。"夏澜掏出手机,"有机会我也可以去您那儿看看。"
"夏书记,我是《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的记者,能约个专访吗?"
"夏支书,我们县想组织村干部去你们村学习,方便吗?"
夏澜应接不暇,但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了三年前自己刚回村时的迷茫,想起了村民怀疑的目光,想起了那些熬夜做方案的夜晚...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有了回报。
论坛最后,主持人宣布了一个意外消息:经组委会一致推荐,青山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创新示范村",夏澜被聘为"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