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专项资金支持智慧乡村建设。"夏澜早就做足了功课,"而且系统运行后,我们能节省大量人力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长远看是划算的。"
会议结束后,夏澜和林浩团队实地考察了村里的民宿、农场和游客中心。技术员们一边记录网络覆盖情况,一边讨论设备安装方案。
"夏书记,你们村的自然环境真棒!"林浩站在小溪边,深吸一口气,"我们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游客数量对生态的影响,避免过度旅游。"
夏澜眼前一亮:"这个好!青山村的卖点就是生态,保护好了才能长远发展。"
方案很快确定下来——第一期先上线预订管理系统和智能门锁,解决最迫切的接待问题;第二期部署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第三期开发AR导览等互动体验功能。
设备安装那天,村里像过节一样热闹。技术员们挨家挨户安装智能门锁、配置平板电脑,村民们围着看新鲜。
"这玩意儿真能代替钥匙?"开民宿的张婶怀疑地打量着手中的智能门卡。
技术员小张耐心演示:"您看,游客预订后会收到一个二维码,在门锁上扫一下就能开门。您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谁入住了,什么时候退房。"
"哎哟,我这老花眼,哪看得清手机上的小字啊!"张婶连连摆手。
夏澜早就料到这种情况。她拍了拍手:"乡亲们,咱们年轻人站出来!每家出一个'科技小能手',负责教长辈使用新设备。"
很快,一支由村中青年和返乡大学生组成的"技术帮扶队"成立了。张婶的孙子小强第一个报名:"奶奶,我教你,保证比做饭简单!"
系统试运行的第一周,问题层出不穷。李姐忘了密码锁住了自己的账号;老王不小心删除了重要数据;好几家民宿的门锁因为网络不稳定无法使用...
夏澜的手机快被投诉电话打爆了。那天深夜,她独自坐在村委会,盯着电脑上一片飘红的报错信息,第一次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