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澜的手机快被投诉电话打爆了。那天深夜,她独自坐在村委会,盯着电脑上一片飘红的报错信息,第一次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还没睡?"林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提着两杯奶茶,"我看灯还亮着。"
夏澜苦笑着接过奶茶:"压力山大啊。村民不习惯,游客不满意,系统也不稳定..."
"正常。"林浩拉过椅子坐下,"任何新系统上线都有磨合期。我带了技术团队来,明天开始驻场服务,问题一个个解决。"
接下来的日子,林浩团队驻扎在村里,白天解决技术问题,晚上培训村民。夏澜则成了"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跑。
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张婶学会了用平板电脑查看入住信息;老王掌握了自动生成报表的技巧;李姐甚至能通过系统群发活动通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月后,效果开始显现。游客投诉量下降了70%,民宿入住率提升了45%,村民们的操作也越来越熟练。
"夏书记,这玩意儿真神了!"老王兴奋地拿着刚打印出的月度报表,"以前我算三天还算不对的账,现在一点按钮就出来了!"
夏澜趁热打铁,启动了第二期项目——环境监测系统。他们在村口、溪边、林区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控游客数量、噪音、水质等指标。一旦某个区域超过承载量,系统会自动预警,引导游客分流。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旅游。"省旅游局王局长来考察时赞叹道,"既提升了服务质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青山村要成为全省的标杆了!"
夏澜没有止步于此。她与林浩团队开始设计第三期项目——AR文化体验。游客扫描村中特定地标,手机屏幕上就会重现几十年前的农耕场景;扫码听村民用方言讲述村庄历史;甚至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参与"传统的丰收祭祀。
"科技不是要取代乡村特色,而是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夏澜在村民大会上这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