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标志,游客会更愿意选择你们家。"夏澜的话让村民们动力十足。
餐饮服务的升级则从两方面入手:硬件和软件。夏澜争取资金为每家餐馆改造厨房和卫生间,统一安装消毒柜、冰箱等设备。她还组织村民参加烹饪培训班,请来市里酒店的大厨教授现代烹饪技巧。
"我们的土菜味道是好,但摆盘和搭配可以更讲究。"夏澜在培训课上示范如何将普通的红烧肉装点得精致诱人。
老赵学得特别认真,课后还拉着夏澜讨论菜单改良。"夏书记,我想试试把咱村的野菜和城里人爱吃的牛排结合起来,您觉得咋样?"
"太棒了!"夏澜惊喜地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创新思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让夏澜费心的是新建游客中心的项目。选址、设计、功能规划,她事无巨细地参与其中。有时为了一个标识牌的样式,她会查阅几十种设计方案。
"夏书记,您太较真了。"施工队的工头半开玩笑地说,"这只是一个乡村游客中心,不是五星级酒店。"
夏澜正色道:"正是因为是乡村游客中心,才更要用心。这是游客对村子的第一印象,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最终建成的游客中心成了村子的新地标——古朴的青砖外观与现代化玻璃幕墙巧妙结合,内部设有咨询台、休息区、特产展示区和多媒体导览区。夏澜还特意设置了一个母婴室和残疾人卫生间,考虑到了各类游客的需求。
"这里应该放一些多语言的导览图。"夏澜指挥工作人员布置大厅,"我们已经有国际游客了。"
设施升级的效果立竿见影。新路通车后,村口再没出现过拥堵;改造后的民宿房价提高了30%,但入住率不降反升;餐馆的回头客明显增多,有的甚至开始接受网络预订。
游客中心的王主任拿着最新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兴冲冲地找到夏澜:"夏书记,您看,满意度提升了20个百分点!特别是对住宿和餐饮的评价大幅提高。"
夏澜翻阅着报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但很快又恢复了思考的表情:"还不够,我们还有提升空间。我注意到有游客反映夜间活动太少,WiFi信号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