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未造成伤亡,禹王、鹿城城守弃城而逃,这才致使赵王进城。
期间还有几次书信往来, 酿成大祸, 念在及时悔改, 遣禹王回封地,罚三年税收。
鹿城城守事出有因,贬官,而西北诸城城守、知州……诸多官员,论情理,赵王护卫百姓,迎赵王进城是为百姓考虑,信仰赵王,可归根结底,还是造反。
一律撤官,更甚者抄家流放。
禹王没得到什么便宜,哪怕回了封地,可鹿城这几年囤的粮食几乎被赵王用干净了。
到头什么都没捞到,还搭进去不少,好在不用削藩,日后还有的是时间。禹王不禁感叹,老好人好做,什么都舍了几十,可墙头草难做,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
就盼着日后天下太平,别再出这等事了。
而奉王等人,在秋收之后也都前往封地就藩,为何秋收之后,一来今年的田赋还能上缴国库,二来,秋收后凉快,不用着急赶路。
萧秉承当初和楚沂匆匆去封地,对奉王等人,起码给收拾行李的时间。
萧秉承觉得这样倒也不错,不用削藩,税收和藩王利益息息相关,想要利于子孙后代,就得自己想办法让百姓过好日子。
百姓收成好了,自己得到的也多了。
以藩制地,还有地方官员相辅相成,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利于百姓利于江山。
到时等奉王等人离京后,盛京城内,除了还未成年的三位王爷在京,就剩陈王一个。
应秦临渊所求,陈王府一众人贬为庶人,永世不得离开盛京,让府上众人尽快收拾,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前,搬离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