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青竹正在指挥几个伙计往一旁新隔出的小铺面前挂一块新亮的招牌阿媛糕点铺。
小铺面里,陈列柜和台面都擦得亮堂堂的,就等着她来开张了。阿媛弯起唇角,露出笑意。
也不知颜青竹是不是背后长了眼睛,阿媛刚走到门口,他就转过身来,欢喜得像个孩子。
这些日子,阿媛还没在白日里见过他,如今趁着天光一看,他胡渣子都冒出来了,穿的也是老板们常穿的深色袍子,一时倒显得老成了些。
阿媛想与他多说几句话,可他毕竟还在忙碌,如今铺面暂时只靠他一人撑着,掌柜还没有招到,而伙计也只能由伞坊的工人暂时充当。
阿媛与焦喜梅不便扰他,自去屋中收拾。
镇北这处新家,格局与镇南那处差别并不大。大约都是水乡风貌,无论旧建新修,总有规律可循。只是形制格局,扩大不少,天井都有从前两倍大,房屋九成新,完全不用像镇南那栋房子还需经过修缮。
新家坐落处是镇北最热闹最宽大的一条巷子,这条巷子里各种生意都有,从前倒是没有做伞的,如今他们搬过来便成了第一家。
从前在镇南,后门处临桥,如今在镇北,前门转手处就是一架过街骑楼,亦是人流聚集之处。
阿媛暗赞,颜青竹选地方,倒是每次都颇有眼光。
铺面临着巷子,后门处仍旧临水,水道比镇南宽阔,不时有装饰得漂亮雅致的画舫翩然而过。对岸巾幡摇曳,灯笼高悬,绵延不断,实在比镇南热闹得多。
房屋亦是四围,底层除了临街处是铺面,左右各有厨房,盥洗室,大厅两边还多出两间耳房。
二层除了三间卧房,还置了一间书房。卧房里除了有雕花拔步床,还置了刺绣屏风,梨木妆台,红漆圆桌,雕花鼓凳。屋子比从前宽大得多,隔墙也很厚实,隔音效果倒比以前好多了。阿媛摸着墙壁,不禁促狭笑了起来,又暗骂自己总想这些。
焦喜梅摸着妆台上光滑的铜镜发呆,看到阿媛抖动身子笑着,倒不知她在想什么。莫非搬了新家,太过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