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当又立,既要还要,看着是真膈应人!】
【不是,刘皇叔不顾自身安危也要带着十万百姓撤退,这难道还不能代表他仁义吗?】
【我看你们都魔怔了,刘皇叔所做之事,又有哪件不能代表仁义?】
【呵呵…带着十万百姓撤退,还不能证明他是个伪君子?】
【这怎么就伪君子了?他是中途抛弃了百姓,还是烧杀抢掠了?我只看了一位坦坦荡荡,言必出行必果的真君子!】
【真君子会三让三辞?会抛妻弃兄?会为了收买人心当众摔自己儿子?回答我!!】
弹幕的两极分化很严重,可以说是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从整体来说,还是支持刘备的一方占弱势,没办法,人数上的差距实在太大。
正当弹幕针锋又将以压倒性取得胜利时,忍无可忍的余朝阳终是爆发了。
“刘备他凭什么被冠以伪君子的称呼?”
“徐州三让三辞,他可有占过陶谦一丝便宜?以当时刘备的实力,他完全可以用武力将徐州从陶谦手里夺过来,但刘备没有!
为了大汉皇室颜面,他没有做出任何以势欺人,强抢豪夺之举!
再者,刘备抛妻弃兄一事,我就问问你们,当时曹操大军压阵,刘备他有选择的余地吗?到处都是兵荒马乱,他上哪找自己的几个兄弟?”
“最后…就是携百姓过江一事!”
“难道在你们眼中,曹操屠城是仁义之师,刘备携民渡江反倒成了伪君子之举?”
“我不否认,刘备他喜欢用‘仁义’口号,来美化自身的一些行为,可刘备起兵近二十年,他又有哪件事,违背了他的仁义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