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老两口一合计,由靳爷爷作为主厨,谢奶奶打下手,一大早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了。
他们现在居住依旧是从前的老房子,也是靳明月从小长大的地方,是靳爷爷曾任职学校的家属院。
多年来,家属院的人陆陆续续搬离,剩下为数不多的老教授们,与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一起慢慢变老。
随着城市变迁,周边的老房子都被拆迁后,一街之隔,是统一墙面、高耸入云的大楼。
靳明月虽然劝过很多次,让老人搬进有电梯的新小区,可老两口执拗得很,坚决不肯搬离。
即便学校修建了新校区,老两口也有理有据地拒绝:“新房子留给年轻人嘛,我们都退休了。”
所幸老两口身子骨还算硬朗,住的楼层也不算太高,这些年还能上下楼梯不费劲。
除此之外,靳明月每次回来,都拜托小区门口的小卖部老板和水果店老板多帮忙照看。
这两位也是从年轻姑娘、小伙一直在这里摆摊到中年,算是热心熟络的街坊邻居了。
靳爷爷春风满面地提着大包小包塑料袋回家,路过大门口时,立马收到来自老板娘芳姐的调侃。
“靳爷爷,这么多菜勒,今天明月要回来啊。”右手提溜的半透明塑料袋,依稀能分辨出剁块的土鸡和处理干净的小黄鱼。
左手则是全黑色不透明的塑料袋,从冒出的一截,大致能猜得出是鲜笋,其他各个小袋子里,也多是配菜。
“那小子,时隔半年才回家一趟,这些宝贝进他肚子可浪费了。”靳爷爷即便嘴上说说,脸上的笑容还是表现他此刻的好心情。
家属院的人都知道,这一家三口是真的不容易,这么多年大家都看在眼里,靳爷爷的孙子也算是熬出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