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街走到头向右拐, 是百顺街,那百顺街上经济繁盛,两边都是铺子,汇集了各行各业。时修看见家铁匠铺子, 门前用板子搭了个摊, 上头摆着各式刀具, 其中有一把剔骨尖刀一下跳入时修与臧志和眼中。
臧志和走上前去拿起来看几眼, 递给时修,“大人请看, 这把刀无论形制和尺寸都与姜俞生案的凶器一模一样, 这刀把用的木料也是一样, 想来那把作案的刀, 也是在这家铺子里买的。”
语毕将铁匠叫出来,问起初三那日下晌之事,那铁匠倒还记得,“那天老是有一会没一会地下雨, 街上人少, 生意不好,我想着横竖快吃晚饭了,不如早点关门。这时候又下起雨来,有位穿戴金贵的大爷就在我这棚子底下站着避雨,过一会雨停了,他买了把刀就走了。也是怪事, 瞧那么个体面人, 哪像进厨房的人?偏买了这种剔骨尖刀。”
时修搁下刀, 笑问:“你有没有看见他本来是要往哪个方向去?”
铁匠朝左边指去, “是要往那头去。”
“走的时候又是往哪头?”
他又朝右边一指, “改走了这头。”
时修点头道谢,接着与臧志和往左边走。臧志和道:“大人说得一点不错,可见当日姜俞生原是想去赴纸条之约,走到这里,又下起雨,他就在这铁匠铺前避雨,避着避着,看见那刀,起了杀心,于是就买了刀折回姜家捉奸,可是没想到却被邹岚陈氏还有周童三人杀死。”
“你的脑袋终于也聪明起来了。”时修打趣道。
臧志和摸着脑袋笑,“只是那张纸条到底写的什么呢,还有那穿蓑衣斗笠的人又是谁?到底和姜俞生被杀案有没有关系?”
“也许无关。”
“那大人还问什么?”
时修反手拿扇子拍拍他的胸膛,“你又不是头一天和我相识,我这人就是好奇心重,凡事都想问个明白。你看前面。”
前方路断,横水一脉,人称“一线春”,是蜿绕城中的一条小运河,连接着城外大运河,城内城外许多商户运送货物皆靠这一线春,不过因河道不够宽,行不了规模庞大的大船,多是些一二层的货船与客船,也有渔船。码头称作“断桥头”,成日家丛脞忙碌,正值此刻余晖照水香,船家游人散,时修临岸观望一阵,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