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娘含笑着点头。
英娘来了。
“怎么不把庄哥儿抱过来!”或者是因为小时候是在余姚的绿筠楼度过的,十二娘很喜欢热闹,正好王家三姑六婆多,谁家的婆婆、媳妇有事她都喜欢帮忙,大家都喜欢她,家里常常一坐一屋子人,这样三个人吃饭,在她看来是很冷清,“我也有些日子没见他了。”
“他现在坐不住,”英娘抱怨着,眉眼间却全是温柔的笑意,“吃个饭还要乳娘在后面赶着喂。我就没带他过来。”
“又没有外人,讲那些虚礼做什么。”十二娘笑道,“哪家的孩子不是这样长大的。”然后打趣道,“我把你叫来可不是为了见你的,是为了见见我们的庄哥儿!”
英娘嘻嘻笑,让丫鬟去抱了庄哥儿来,几个人逗了会孩子,用了晚膳,十二娘打道回了府。
等过了过了七月半,十二娘来给十一娘送中秋节礼,拉着她说体己话。
“我打听清楚了,”她悄声地道,“说先前五姐夫在任上的时候,五姐要在燕京照顾孩子,就想着给五姐夫买个人在身边服侍的,可看中的价值太贵,价值便宜的,又没调教过的,怕纳进来了添乱。想来想去,五姐就想到了年纪大了还没嫁人的灼桃,觉得灼桃在五姐夫眼皮子底下这么多年五姐夫都没有正眼看看她,不如让五姐夫就收了她。”说到这里,她露出苦涩的表情,“谁曾想,就是这样个灼桃,跟了五姐夫以后,却得了五姐夫的欢心,五姐不去,五姐夫也不像从前那样催她了,还把赵盛弄到文登做了钱粮师爷。
“五姐下不了台,那次借着过年去了趟文登,要五姐夫把赵盛给辞了。可五姐夫却说,赵盛在罗家做得好好的,要不是为了帮他,怎么会到文登来。现在好不容易帮他在文登打开了局面,哪有把人给辞了的道理。还说,赵盛好歹是罗家的人,总比请外面的人强。
“五娘没有办法,就在那里住了些日子。想找个赵盛的错,结果没找到赵盛的事,反而赵盛找到了她的错!”
十一娘听着神色一凝:“这些话,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我很担心五姐,就写了一封信回余姚,”十二娘道,“是大嫂告诉我的!”
这样看来,十之八九是真的了!
十一娘沉吟道:“赵盛找到了五姐的错,这话又怎么说?”